朱小寶捂著腦袋,吱哇亂叫。
朱元璋頓時心疼的不行,急忙道。
“怎么了怎么了,咱也并未用力啊!”
“快讓咱看看,你這小子,明知咱力氣大,還敢挑釁!”
朱小寶吐舌一笑,答道。
“我逗您玩兒呢!”
“你這小子,真是膽大妄為!竟敢戲弄咱老頭子!”
朱元璋舉起拳頭,做出恐嚇的樣子。
朱小寶縮了縮脖子,尷尬一笑。
“大頭應該是在修筑道路吧?”
這些郵寄的貨物和信件,不可能全部依賴運河漕運,很大一部分還是需要通過陸路運輸。
如今大明的官道大多是土路,長期下去,路面必然變得崎嶇不平。
如果不進行修繕,道路會越來越難行,運輸效率也會逐漸降低。
所有的國策都不是孤立的,它必然會引起其他問題的出現,比如驛站的改革,會促使道路的重建。
這些事情,都是相互關聯,進而推動國家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朱元璋笑道。
“你這孩子,和詹徽的想法一樣。”
“正因為如此,朝廷需要利用這一批驛站的收入,反過來投資,大部分都要用于修建官道。”
“這樣一來,能分多少去北疆修建長城,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修筑官道的費用過高,那么北疆長城的工程,就只能暫時擱置了……”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事情也應當有輕重緩急之分。
國家現在到處都需要資金,有些事情,只能暫時放下。
朱小寶以前并未真正體會到,直到現在開始審閱這些奏疏才恍然大悟。
朱小寶始終堅持,無論是國內道路建設,還是北疆長城工程,兩者同等重要,都不可忽視。
“我有個提議,您聽聽。”
“既然江南湖廣地區正在建設官道,為何不鼓勵民間的富紳和大地主向朝廷回饋呢?”
朱元璋好奇的詢問道。
“具體是什么意思?”
朱小寶整理了一下思路,回答道。
“江南的富紳財力雄厚,他們只需拿出一小部分,就能一段段地修路,每完成一段道路,可以立碑記載捐獻者的貢獻。”
“就像新安江建設那樣。”
朱元璋目光銳利,面容也逐漸變得嚴肅。
他反駁道。
“孩子,這二者并不相同。”
“新安江的建設,關系到數萬民眾的生死存亡,是江浙人民共同抗災的成果,充滿義舉。”
“而你當下所說,本質上是朝廷向民間索要資金!”
“咱大明是一個國家,朝廷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如何再以寬仁治理百姓?”
“現在讓百姓集資修官道,將來若遇戰事或災害,是否也要向民間集資?”
“這樣下去,咱大明朝廷與強盜又有何異?”
“你的想法出發點是好的,這咱承認,但江南的那些富紳大地主,他們真的愿意出資嗎?”
“最終的負擔,必將轉嫁到普通百姓身上,他們有的是手段做出既利己又損民的事,你明白嗎?”
“困擾大明繁榮的,不是善良的百姓,而是那些貪得無厭之人!”
朱小寶撓了撓頭。
“這些權貴們,權力真的能觸及這么遠?”
朱小寶并不完全同意。
朱元璋笑道。
“等你親身經歷后,自然會有所體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