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朱小寶心地善良,而是來自后世根深蒂固的觀念。
畢竟其他人都是無辜的。
但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
連坐之罪,是何等的恐怖!
這股威懾力,又是何等的強烈!
“好!”
朱小寶咬緊牙關。
心不狠,江山不穩!
殺!
墨筆一落,數百條生命徹底終結!
朱元璋滿意地注視著朱小寶。
“殺人時,切勿遲疑,自古以來,帝王之怒,可令尸橫遍野,眼界要放寬一些!”
“你要明白,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因他們的行為而生活動蕩,甚至生死難料,家破人亡。”
“若長此以往,國家怎能不亂?”
朱小寶重重地點頭。
將這封奏疏擱置一旁,目光則轉向了另一封。
這封是戶部侍郎傅友文的,戶部計算出朝廷在道路重建后,扣除驛站收入,凈結余還有五十多萬兩白銀。
“是否要修繕北疆長城,由你來決定。”
朱元璋漫不經心地低頭品茶。
朱小寶沉思片刻。
“五十萬兩白銀,要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各地天災人禍,還需撥出一部分至國庫。”
“能用于北疆的,大約三十萬兩,加上北元殘余的勞力,綽綽有余!”
朱元璋開懷大笑。
“批!”
朱小寶道。
“好!”
批閱奏疏并非簡單的肯定或否定,可行或不可行。
必須詳細闡述理由,以便皇帝復審時作出決策。
看著朱小寶提出的批注意見,朱元璋暗自贊許。
不錯!
論述既合理又充分,這孩子進步的迅速,簡直出乎了朱元璋的預料。
朱元璋將茶杯置于書桌,輕輕按摩腿腳,卻意外地被墻上的大幅宣紙所吸引。
他凝視了許久,似乎感到有些眼熟。
“大孫,你這畫的是什么?”
朱小寶抬頭答道。
“哦,是大明各地的地圖。”
朱元璋點頭,難怪感到熟悉。
“等等!”
“那寧波衛周邊這些虛線代表什么?”
朱小寶解釋道。
“那是航線和海外島嶼的情況。”
朱元璋愣了愣。
“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的?你又沒航海過。”
朱小寶答道。
“這是我參考了自漢唐宋以來,外族人朝貢的歷史資料,推斷而出的。”
“目前的海路情況,可能并不精確。”
朱元璋越發驚訝了。
他明白這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他心疼地看著朱小寶,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