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妥協了。
這是他執政生涯中,第一次讓步。
朱小寶頷首。
“哦。”
他覺得馬老頭過于憂慮了。
既然掌握權力,又為何要懼怕這些挑戰呢
哪一次革新,是不需付出代價的
然而,朱小寶仍舊未能完全了解那些封建保守勢力的厲害。
就像過去西方的某位學者,只因提出了日心說,就慘遭活活焚燒。
想要改變觀念,在這個時代是極為艱難的。
你自己或許能看得透徹,但他人可能不會理解你,甚至還會指責你背離正道!
從大處講,這甚至可能被視為危害國家,罪行足以論死
“對了!”
朱小寶看向朱元璋道。
“能否讓馬三寶隨行?或者讓他擔任主官?”
朱元璋連連搖頭。
“胡鬧!這怎么能成?”
朱小寶辯駁道。
“并非人人都具備冒險的勇氣,海洋波濤洶涌,若心志不堅,被嚇死的也大有人在。”
“老爺子,您有空可以向皇帝提議,我敢保證,馬三寶絕對能完成航海任務!”
朱元璋并未將朱小寶的話當回事,敷衍道。
“得!咱記住了。”
在鄭和遠航之前,大明帝國并非無人嘗試過航海。
例如,在洪武年間,一位兵部員外郎僅航行至南海十海里外,便因恐懼過度而抑郁身亡。
因此,洪武時期的航海嘗試以失敗告終。
朱元璋對此事持懷疑態度,但事實就是如此。
朱小寶在了相關史料后,對鄭和的勇氣和智慧也更加敬佩了。
航海絕非是任何人都能輕易勝任的事業
“好了,咱明日還要討論航海事宜,成敗尚未可知,你下午也還有事,咱就不多留了,走了!”
朱小寶點了點頭。
“好!我送您!”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義,在日落時分抵達了應天城大明宮前。
面對雄偉的大明皇宮,王義不禁感慨萬千。
盡管歲月流逝,皇帝的殺伐之心卻絲毫未減。
藍田縣數百條性命,無論老少,皆倒在錦衣衛的刀下。
這種血腥的場面,讓藍田的官員們無不戰戰兢兢
王義稍作感慨后,便步入皇城,還未抵達都察院,便有幾位同僚快步跟上。
“王御史,您回來了?”
王義點頭示意。
禮部侍郎環顧四周,低聲詢問道。
“王大人,您看過那封奏疏了嗎?”
王義略顯驚訝,顯得有些戒備。
“你這是何意?”
禮部侍郎解釋道。
“我們最近發現奏疏的批復都有些異常,您難道沒察覺嗎?”
此話一出,王義頓時感到有些震驚。
他突然回想起自己收到的那份奏疏批復,每一個字都異常簡潔有力。
起初王義還覺得奇怪,但并未深入思考。
如今回想,的確有些異樣。
若是圣上批閱的,那他的怒火,絕對能躍然紙上,臟話恐怕也絕不會少
但這次的奏疏呢
即便是涉及殺戮,其心態卻異常平靜,令人不寒而栗
“這……這是怎么回事?”
王義茫然地望向禮部侍郎。
禮部侍郎搖頭,輕聲說道。
“你我乃鄰里,你待我兒如同己出,我這才告知你的,切勿外傳。”
“我感覺,這奏疏是旁人批閱的!”
啊
王義震驚,難以置信地盯著禮部侍郎。
噓!
王義急忙壓低聲音說道。
“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