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朱元璋雙手捧著茶杯。
咱不懂?
說得好像你很在行似的!
難得搭理你,咱自個兒曬太陽!
朱小寶此時心緒紛亂。
馬老頭的生日,明年正月十五就到了,如果能送他一副近視眼鏡作為生日禮物,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只是目前玻璃尚未被發明,歷史上玻璃是在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從南番帶回的。
但這并不意味著現在西洋海的那邊就有玻璃產業。
玻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但那時的玻璃工藝尚未成熟,漢人僅能制造琉璃。
到了明朝中期,李時珍已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玻璃的制作方法。
朱小寶雖然沒讀過《本草綱目》,但他讀過《多能鄙事》。
沒錯,正是劉伯溫留下的那部史料!
他曾經過一套完整的前朝史料。
劉基在《多能鄙事》中有所記載。
“取黑錫四兩,硝石三兩,白礬二兩,白石末二兩三,將其研磨至極細粉末,用鍋以炭火熔化前三者,調和至朱紅色澤,無需添加其他成分!”
換言之,玻璃制造方法的史料,實際在明初劉基的著作中便有所記載
而后人誤傳玻璃是鄭和從西方帶回的舶來品,許多人便誤以為這是外來技術。
實際上并非如此,這應該是我們祖先最早發現并制造的技術
朱小寶從書房取出筆墨紙張,仔細地將燒制玻璃的秘方書寫在紙上。
“少爺,徐姑娘來了。”
朱小寶并未抬頭。
“嗯,讓她進來吧。”
朱元璋躺在搖椅上,面色稍顯變化,他雙眼微睜,見朱小寶在石桌上認真書寫,便問道。
“徐姑娘是何人?”
朱小寶答道。
“一位友人。”
朱元璋輕聲應道。
“你在寫什么呢?”
“我在為您準備的壽禮呢!”
朱元璋懶散地從搖椅上起身,背著手,悄無聲息地走到朱小寶背后。
但當朱元璋看到朱小寶所寫的內容時,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
“你這是打算煉制丹藥?”
啊
朱小寶感到困惑。
“您這是何意?”
朱元璋問道。
“你不是紫清觀的主持么?”
朱小寶無奈地轉過頭。
“老爺子,我又不是真的道士,怎么會煉丹呢!”
朱元璋困惑地道。
“那你寫的這方子,白礬和硝石,再加點黑炭,你是要煉出火藥,把咱炸飛天?”
“你這是哪門子祝壽?是要送咱上天吧!”
噗嗤!
“咯咯咯!”
徐妙錦從后面掩嘴走來,看到朱元璋,輕輕鞠了一躬。
朱元璋仔細觀察了她一番。
“嗯,長得還算水靈。”
徐妙錦臉頰微微泛紅。
朱小寶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
“馬爺爺,別亂說,徐姑娘是我的正經朋友,你可別嚇到人家了!”
朱元璋瞪圓了眼睛。
“你還有不正經的朋友?”
“……”
朱小寶啞口無言。
徐妙錦卻忍不住笑了起來。
“呵呵呵。”
她探頭看向朱小寶寫的東西,好奇地問道。
“這配方,我似乎在哪里見過……”
“是不是在劉伯溫的《多能鄙事》里提到過的,關于制造玻璃的方子?”
我去!
朱小寶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你居然記得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