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錦一直低著頭,努力憋著笑,差一點兒就要笑出聲來。
她羞紅著臉,急忙道。
“噗!哈哈!”
“哦,好的,我們走!”
她邁了幾步后,又悄悄轉過身來,向兩位哥哥做了個鬼臉。
徐膺緒和徐增壽頓感無比沮喪
你個小兔崽子!
真是造孽啊!
太陽緩緩從西邊沉下,金色的光芒灑在梅園里。
朱小寶和徐妙錦離開了梅園。
梅園內的翰林院學士們,不知何時已經四散而去。
恰巧的是,朱小寶和徐妙錦剛離開,就碰見了徐家兄弟出現在他們面前。
徐妙錦狠狠地瞪著他倆。
朱小寶則向徐家兩位小公爺行了個禮,思考片刻,他還是走上前去說道。
“請問兩位小公爺,是徐家的第幾位公子?”
徐膺緒平靜地注視著朱小寶。
“徐家次子,徐膺緒。”
徐增壽也冷淡地答道。
“我是第四子,徐增壽。”
朱小寶仔細觀察著兩人。
原來是這倆坑貨。
在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時,徐府內部出現了意見分歧,嫡長子徐允恭忠于正統皇室,忠于老朱。
因此,當老朱立建文帝為帝時,他便忠于建文帝,忠于正統,忠于禮法。
即使他本人并不認為建文帝能戰勝雄才大略的朱棣,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支持了皇室正統。
徐膺緒和徐增壽則更為機智,他們始終是朱棣堅定的支持者。
因此,在靖難期間,徐家的地位變得十分微妙,徐允恭擅長作戰,軍事才能無疑是一流的。
特別是在同輩中的常茂等淮西勛貴被朱元璋誅殺之后。
第一代杰出的大明武將中,屬于建文帝的有徐允恭、平安和盛庸,還有一個在朱小寶麾下,名叫鐵鉉。
建文帝對徐允恭心存畏懼,不敢重用,這直接削弱了建文的軍事力量。
建文帝對徐允恭的不信任和猜疑,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關鍵因素。
盡管朱允炆手握眾多優勢,最終卻敗于朱棣之手,這表明他根本無法抗住朱元璋留下的大明江山。
朱小寶感慨萬千,這個家族即將分崩離析。
朱小寶輕輕嘆息了一聲。
“徐姑娘,我們回去吧。”
徐妙錦正要隨朱小寶登上軟轎,徐家兄弟急忙插話。
“等等,徐姑娘,我們順路,不必麻煩朱郎君了。”
徐妙錦愣了一下,隨后狠狠瞪著徐膺緒和徐增壽。
朱小寶沉思片刻后,詢問道:
“你想坐乘哪個轎子?”
徐妙錦毫不猶豫地對徐膺緒和徐增壽道。
“謝謝你們的好意,我們不熟,我還是先隨朱公子回去吧。”
話音剛落,徐妙錦便提起裙擺,登上了朱小寶的軟轎,悠然離去。
徐膺緒和徐增壽相視無言,突然,徐增壽大聲質問道。
“二哥!五妹她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啊!”
徐膺緒的嘴角抽了抽,目光深邃地望著徐妙錦遠去的方向,喃喃道。
“老四,我有種不好的預感。”
“該死的,難道真被你這烏鴉嘴給說中了?”
“我們不會是親手把妹妹送出去了吧?天哪!”
啊?
徐增壽呆滯地道。
“不會吧?”
轎子抵達秦淮河時,天空中已掛起了一彎下弦月,月影如鉤。
朱小寶在轎中假寐,而徐妙錦已經沉沉入睡。
朱小寶掀開轎簾時,外面已是一片漆黑,他輕拍徐妙錦,喚醒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