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的數十名騎兵,已率先來到李景隆面前。
吁!
馬蹄揚起,馬嘴吐出白氣。
馬背上的騎士,眼神如出征般堅毅。
李景隆微微瞇起雙眼。
這群騎兵手上都沾了血!
這是李景隆對這支隊伍的初步印象!
盡管只有寥寥數人,但燕王的這隊騎兵,卻有著千軍萬馬的威勢,仿佛能沖破一切障礙,勢不可擋!
李景隆身后的明軍勇士傲然立于原地,目光中透露出威嚴,無所畏懼。
這是邊防軍與中央軍的首次對決!
兩隊士兵似乎在無聲中較量著!
站在李景隆身后的明軍勇士,紋絲不動,只是他們腰間的戰刀,發出了隱隱的低鳴聲!
對方的主將拉緊馬鬃,塞外的良駒前蹄騰空,脖子上的鬃毛在寒風中搖曳不定。
那主將翻身下馬,他身后的數十名士兵也整齊地跳下了馬背。
“燕山指揮僉事張玉,參見曹國公李大都督!”
張玉,靖難之役中的名將,曾大敗南軍統帥耿炳文。
在靖難之役中,他擔任燕軍中軍主將,先后在鄭村壩、白溝河兩次擊敗李景隆。
今日,便這是兩位宿敵的首次相遇。
李景隆仔細觀察著張玉。
他從這位年輕人的神態中,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
“哈哈,好!”
“為我大明守衛邊疆,忠誠可嘉,不必多禮。”
李景隆笑著道。
張玉對這番客套話無動于衷,依舊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輕輕側身讓開。
緊接著,他身后的轎子中,一位身著錦繡華服的中年男子下了馬車,快步走向李景隆。
此人正是朱棣!
朱棣聲音洪亮,爽朗地笑道。
“久違了!”
他一言一行,氣勢非凡。
隨后,朱棣又指著張玉道。
“這是本王麾下的一員小將,性格木訥,不懂禮節,不要和他計較。”
李景隆笑道。
“五軍都督府大都督李景隆,參見燕王殿下!”
朱棣笑了笑。
“你這小子!跟我客氣什么?”
“小時候我們還比過誰尿得遠呢!”
“那時你總是輸給我,現在多年未見,怎么反倒變得這么客氣了?”
提及童年,李景隆有些感慨。
但如今我們已然分屬不同陣營,若燕王殿下您能安分守己,那我們便永遠是兄弟。
可若你不安分,那就別怪我李景隆以武力相對了!
李景隆警惕地看了燕王一眼。
從北平到應天,他僅帶領了數十名騎兵,這足以顯示燕王對自己這些部下的極大信心,以及對自己能力的無比自信!
老爺子最優秀的后代,果然非同一般!
坦白講,燕王的豪放性格確實很吸引人。
在男性群體,軍隊中,他無疑是領袖級的佼佼者!
他的霸氣與朱小寶截然不同,朱棣的霸氣表現在他不拘泥于小節,對下屬寬容,自信滿滿等方面。
而朱小寶的霸氣,則是悄無聲息的,但卻能打你個措手不及
這對叔侄,還真是各有各的特色。
李景隆向朱棣伸出手,笑著道。
“燕王殿下,我們進城吧,陛下已經在宮中設了宴,正等著您呢!”
朱棣擺了擺手,道。
“不急,有人比我更想見到父皇呢!”
:<a>https://953a6.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