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件事情,若是一般人也就罷了。
但被打的人中,有幾位是朝廷肱骨之臣的子孫。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
原本是一間宿舍四個孩子之間的爭執,后來一個叫李寶瓶的外鄉小姑娘手持利器,要為李槐討個公道。
其中一個被打的孩子,恰好是朝廷懷遠侯爺的寶貝兒子。
懷遠侯與南西楚家是親家,楚家的嫡長孫是個讀書的好苗子,是大隋公認頗具君子之氣的人物。
當然,面對這件事,楚家嫡長孫并未第一時間露面,但其兩個同窗好友卻是為他出頭。
其中自然也牽扯到一些利益關系,通俗來講,楚家是他們想要巴結的對象。
隨后,那兩個同窗直接找到了李寶瓶。
他們雖未動手,卻言辭怒斥、辱罵。
好在這一場景讓林守一撞見。
雙方沒有任何交談的余地,直接動手。
接著,楚家嫡孫的兩個同窗被打得屁滾尿流。
楚家嫡孫此時也坐不住了。
畢竟從表面看,這兩個同窗是他的人,打他們就是打自己的臉,他必須討個公道,講個是非。
而后,楚家嫡孫與林守一開始斗法。
那一夜電閃雷鳴,楚家嫡孫拿出祖傳的上品法器云雷霆,每次撫琴都雷聲滾滾,氣勢非凡。
林守一也毫不示弱,以一手浩然正大的五雷正法與之一較高下。
據說這場意氣之爭的斗法,甚至驚動了大儒董靜以及一幫聞訊趕來的老夫子。
不過他們只是遠遠觀望,并未插手,只是防止出現死傷。
至于他們為何如此,自然是遵循了院長毛曉東的意見——不破不立,書院的風氣必須好好整治一番。
如今,朝廷分為兩派,學院同樣如此。
其中一派是以大隋官宦子弟為主的本地人。
另一派則是從山崖書院搬遷至新山崖書院的外鄉學生。
在李寶瓶等人到來之前,學院里的本地人和外鄉人本就存在矛盾,如今更是涇渭分明。
最終,楚家嫡孫的一根雷電琴弦崩斷,這場斗法才宣告結束。
林守一滿身是傷,但并無大礙,皆是皮外傷。
緊接著,雙方默契地選擇離開。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已故大將軍潘茂貞之子,本是個孤僻、不與人打交道的少年,不知因何原因,在林守一傷勢痊愈后,將其打得半死,還一腳踩在林守一腦袋上吐了一口唾沫。
此事一出,一些夫子覺得必須加以干涉。
但一個叫謝謝的少女,卻直接找上了潘姓少年。
她二話不說便動手,將對方打得七竅流血,甚至打斷了一條腿。
若不是一位夫子及時阻止,這潘姓少年恐怕不只是丟了半條命這么簡單。
不過這場越演越烈的紛爭,在一位學院的學子來到這里之后,出現了有結尾的跡象。
那是一個面色如玉、透著儒雅之風的少年。
他出生寒門,尚未及冠,但是卻已是這學院的傳奇人物。
他正是先前自大隋去往那觀湖書院,通過九位享譽九州的君子共同考核,獲得正式圣人頭銜,然后又返回大隋的少年。
他名為李長英,這次回來可謂是滿載而歸、衣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