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學會拼音字節,在那些字上標記一番,都可以認識。
這是一個普及認字的好方法。
當然,這也會觸碰到一些利益,所以朝堂的夫子們也有反對的聲音。
就單從儒家學識而言,儒家講究宣揚傳統,仁義禮智信,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愿意讓更多的人認字。
但是從王朝的角度而言,如果天下人都讀書了,那誰來種地,誰來做一些低賤的營生。
而且在有些特別古板的儒生看來,如果一個挑大糞的都能夠認字讀書,甚至有可能一步登天,那些學子又怎能接受?
不過好在這時,大隋皇帝直接派了另一個老宦官,進入這山崖書院。
他直接表示同意陳平安的這種普及倡導,并且想要給陳平安一個印章,讓他成為國士。
國士,只是一個身份而已,從表面上來說是對陳平安學識的一個認可,地位要高于那些夫子。
當然。
這對陳平安來說也是有著極大的好處,至少在大隋帝國內行走,簡直可以說是暢通無阻,每個州郡都會以禮相待。
并且大隋表示只會給陳平安一個身份,并不會讓陳平安常住這里,當然他要是可以留在這里,那是更好。
當然,還有大隋另一層含義,主要是大隋皇帝對陳平安的一種拉攏和綁定……
然而陳平安的破局方式,完全超出了大隋皇帝的預料,甚至連大隋王朝的那些臣子也是驚嘆連連,直呼好手段。
而陳平安直接對著老宦官表示,他可以接受這個國士身份,畢竟這對他來說也算是一個好處。
當然,陳平安也表示他未來也會成為多國的國士,所以說要看大隋皇帝的意思,這直接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當然,陳平安也不自覺地想到了地球上的某位名人。
那就是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家蘇秦,他一個人可是掛了六個國家的相印。
不過陳平安是掛了可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國士印。
不過這也挺好。
大隋皇帝到最后也是點頭,畢竟國士身份只是個虛銜。
不管陳平安最后有多少個國士的身份,目前接受了,就是一種關系的緩和,以后慢慢再周旋,畢竟政治手段總是要施展的。
就這樣,陳平安的普及教學,得到了山崖書院的支持和認可。
接下來如何實行,陳平安交給了茅小冬。
同時到了晚上,陳平安直接找到了崔東山,直接開門見山。
“東山啊,你們大驪王朝的國士,以你的身份給我一個,很輕松吧。”
陳平安說完,還晃了晃手中大隋王朝給的國士印章。
當然,陳平安拿到大驪王朝的國士印章。他并不會去顯擺。
畢竟崔東山還有著他的計劃。
在別人眼中,崔東山刻意隱瞞了他大驪國師的身份。
所以有些事情,還是不要張揚。
崔東山看到陳平安這番樣子,深呼了口氣,不得不說,他有點佩服。
“先生,我不得不佩服你,你這一手玩得很強。”
陳平安笑了笑。
“大隋皇帝想要拉攏我,而我呢?自然要給這個面子。”
“至少也要因為我的身份,讓小寶瓶在這里過得舒服一些。”
“當然有這個國士身份,以后在外面闖蕩,遇到大隋地界,也會過得很舒暢。”
緊接著陳平安話風一轉。
“崔東山,以你的精明,得知我有了這般行動的時候,會猜到我會找你吧?那國士的印章,你是不是已經刻好了?”
崔東山嘴角一扯,不過最后還是點頭,從袖口中拿出一枚印章。
對他來說,刻一個國士印章完全可以做到。
畢竟國士并不是什么擁有實權的存在,只是一個象征而已。
緊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