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的權力交鋒。
同樣,小和尚也跟明辰透了不公的底。
他不說,明辰也大概猜得到。
要是不公跟尊佛沒有關系,那前面的故事就白講了。
徒兒總歸是徒兒,不管是不是不嗔真的錯了,佛祖都是要為他負責的。
我的徒兒,我自己懲戒自然可以,你懲戒是什么意思?
自是也找了個由頭,又懲了回去。
不表明態度,自己的權威就會被削弱。
兩位佛祖之間的暗斗,結果便是不嗔和不公在這塵世間沉淪。
當然,這也并不是壞事。
他們始終都有背景,是要跟普通凡人劃出階級的。
只需要再找到一個由頭,將之調回去就可以了。
興許還能再繞個圈,將之提拔提拔,在流傳人間的典藏之中,加上他們的名字。
小和尚瞇了瞇眼,又與明辰笑道:“慧吉菩薩是北海一慧客,法力通玄,悟得智慧,后由尊佛親自渡往智慧彼岸,登上蓮座,此事于人間典藏亦有記載,善士若是不信,自可去尋來驗證。”
到了這樣的存在,即便是私人性質的會面,只會在籠統的方面說謊,卻不會在這樣意指性相當明顯的身份問題上造假。
誰是誰的人,誰和誰是一邊的,這都不會作假的。
除非明辰是個不值一提的小嘍啰。
若明辰是,小和尚也就不會現身了,這是矛盾的,
似乎還怕明辰不信,小和尚又補上了這一條關鍵性的證據。
當時汪槐要斬不公時,是慧吉菩薩降世,欲要將不公罪徒帶到極樂世界去,交由佛主定罪。
說是這么說,最后的結局是什么,不會有人知道。
說是押解他去定罪,實則是來救他的。
傻子都能看得出來。
為救尊佛的弟子,菩薩跑了這趟腿兒。
而現在,小和尚又向明辰提點了這菩薩的派系。
一切的一切,顯然都已經明了了。
他是在告訴明辰,他真正的對手是誰。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不嗔雖說對明辰動了刀,但二人之間是有情義的。
小和尚的態度也始終平和。
雙方之間的關系沒有走死!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他們是可以在一艘戰船上的。
若是明辰南下,毀寺滅僧,那就在明面上跟整個佛門宣戰了。
不管跟明辰對立,還是跟明辰親近,都只能是仇敵。
那么朋友也就做不成朋友了。
不要掀桌子,掀桌子不一定能傷到敵人,但是會拉來一批敵人,會把朋友變成敵人。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