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明與春嬌》的劇情和風格,是很典型的彭昊翔電影。
這種作者風格強烈的電影,除非作者自己愿意改動,外人瞎參合,只會弄成四不像,搞得滿盤皆輸……
彭昊翔電影的特點,就是港味純!節奏勁!細節準!!
進一步是cult,退一步是下流。
而他則在臨界點上拿捏分寸,仗著與生俱來的小聰明,走鋼絲走得個不亦樂乎!
有點咸濕,有點bt,有點匪,有點痞,但竟然不招人討厭,天真、無痛、趣怪、帶點混蛋勁兒!
…………
電影里,張志明和余春嬌從相識到相戀只用了七天。
如何?港派吧?速食吧?很趕吧?
然而,七天其實已經夠很多事情發生。
上帝造萬物也只用了七天!!
…………
兩個人是在后巷吸煙時認識。
之后有一天,余春嬌覺得有點悶,于是發簡訊給張志明。恰好張志明也有點寂寞,遂即時回復。
如此一來二去,也就成為情侶。
大多數戀事無非就是這樣開的頭的……
也不是太迫切,也不是太篤定,更加不是非你不可,可是既然你來了,那就戀個愛吧?!
這就是彭昊翔電影里面特有的一種都市男女的輕佻感!!
畢竟所謂刻骨銘心,都是很后來的事,而且其實,絕大部分戀情根本撐不到那個時候。
…………
《卡薩布蘭卡》的經典臺詞:
“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鎮,城鎮中有那么多酒吧,而她偏偏走進了我的這一間。”
確實有一些愛情如同宿命般無從逃避,不可取代,色授魂予,需以性命相拼。
為此,觀眾在銀幕前潸然淚下,唏噓不已!喟嘆如此絕對的愛情未曾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是,不可能說出“我喜歡你”的張志明,也許才是這個時代大都市愛情的版本答案。
蓄意繞開愛情的偉大、壯麗以及驚濤駭浪,轉而聚焦平凡人的小戀愛。
在其中,情動縱使來得又輕又淺,一如薯片般薄脆,卻毫無疑問仍是真的。
…………
林星灼前世拉過一系列日韓、港臺的都市愛情片單,還專門寫了一篇論文,投到了南大cssci收錄的“雙一流”期刊。
現代東亞儒家圈在性解放的背后,其實暗藏自卑!
有梁祝生死相許的凄美故事在前,都市男女的那點小資愛情,就有點黯然失色了。
但是,如果一個人肯在休息日專程跑來后巷的吸煙處跟你碰頭,那已經是愛情……
即使它瑣碎到不值一提,即使它只有一支煙的時間。
所謂都市男女的愛情就是這么一回事。
記得你抽什么牌子的煙,看見別人跟你搭訕會不爽,跟你一起做多無聊的事也覺得有趣。
以及剛說了再見,一轉身已在想念你。
……………………
這一場會議開完。
彭昊翔還是面對市場妥協了小半步,增加了一條阿姣飾演的前女友惠英,跟張志明的校園戀的閃回記憶線。
彭昊翔很擅長塑造不完美的男性角色!
如何讓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既能看到張志明的缺點,又能對他的掙扎產生一絲共情,是這部戲成功的關鍵!!
林星灼飾演的張志明和阿姣飾演的校花惠英的閃回劇情,可以充當“共情調節器”。
可以軟化張志明在當下關系中一些可恨的行為,讓觀眾看到。
“哦,原來他也不是天生就這么混蛋,他也有過純真和受傷的時候。”
這微妙地調整了觀眾對他的看法,從單純的討厭,慢慢轉變為又愛又恨的復雜感受。
這樣人物的魅力就醞釀出來了!
這種駕馭觀眾對于角色情緒搖擺的走鋼絲微操,正是彭昊翔導演的拿手絕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