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過了片刻,那人還是一無動靜,跏趺跌坐著,兩手攤放在膝蓋之上,左手拈了一支碧玉蓮花,右手托了一只羊脂玉匣,均是玉質玲瓏剔透,且晶瑩奪目,在月色下閃閃發光。
“好一個不壞金身,看來這釋印神死時已然悟得‘真如’之境,肉身進入在無垢之體之上的金剛不壞境界,從而遺蛻數百年不朽。只是可惜,這個世界不是黃系世界,他也不是廣成子,肉身縱然金剛不壞,元神卻是沒有做到‘破碎金剛’,只能黯然坐化,可悲可嘆。”何恒望著那身影,驀然嘆息道。
何恒一腳踢開倒在地上的石塔鐵門,徑直走入那踏中,凝望了釋印神幾眼,在他雙手之上拿出了那蓮花與玉匣。
玉匣之中放著一套小冊子,上書“大象無形拳”五字,乃是當年釋印神的成名絕學,沒有傳給后人,死后帶入墳墓。
何恒掃視了一下之后,目光看向那蓮花底部,這蓮花居然是空心的!
何恒挑開封蠟,輕輕一瞧,那蓮莖中空,乃是一個玉管,管口用石蠟封住。何恒撥開蠟封,只覺得其中有物,右手輕輕一抖,管中突然滑出來一卷薄紙。
何恒輕輕展開薄紙,借著玉蓮上的熒光看去。紙上內容分為兩半,一半寫滿了細小文字,另一半卻畫著許多線條,迂回曲折,秀麗繁復,圖形之下,寫了幾個小字——“山河潛龍訣”。
“這就是釋印神武道大成的絕學‘山海潛龍訣’嗎?”何恒定睛一看,蹙眉念道:“五岳真龍落,死龍空縱橫,九天玉龍飛,螢龍不知春?……”
這“山海潛龍訣”與一般武功不同,它是以風水之術演變的內功,以人體為天地宇宙,視經脈為龍脈,聚水藏風,平地行龍,星斗橫天,陰陽衍生,其中的五行變化,氣機消長,暗合無限江山,卻是大手筆。
這也是何恒之所以來找此功的原因,靈道人的“妙樂靈飛經”還是日后“周流六虛功”“大金剛神力”等絕學縱然也不差此功多少,但卻沒有這更加適合何恒。
何恒得天髓真人傳承,有“帝載與神功”,此功走的就是以風水之道演變武道的路子,恰與這“山海潛龍訣”相合。
何恒細細看了看這手里的薄紙,良久后陡然嘆道:“這釋印神也算是一代武學奇才,只可惜生錯了地方啊!”
“山海潛龍訣”以天地自然與人身相對應,鑄就無上道體,以釋印神這幾百年不朽的遺蛻就可看出此功的厲害了。
但無奈的是,這一功法走的是肉身成道的路子,而這個世界靈機已經供養不出一尊肉身成道的人物了,白玉禪也只能選擇拋棄形體,以“空無”超脫,釋印神此路卻是絕路。
“可惜了,他要是生在大天世界,成功將自身與大天世界龍脈煉化為一,至少也是純陽的成就啊!雖然大天世界那無數高人是不可能容許有人怎么做的……他本身也難以有這個本事。”何恒輕輕一嘆,再次看了看那“山海潛龍訣”,記熟之后就收入囊中。
“帝載與神功”品級太高,實在不是何恒這個境界可以看懂的,所以他也只好尋求類似功法,觸類旁通,為來日鉆研此功打下基礎。
何恒再望了望釋印神的遺蛻,輕輕把他踏門封上,乘著月色,走出這洞外。
此時還是深夜,月色正濃,天地寂靜一片,何恒沿著來時的路,慢慢走了回去。
但就在他走到一半的時候,面色陡地一變,瞭望著四周,颯颯的樹木在搖曳,冰冷的微風吹拂,不見任何異常。他卻猛地轉身一喝:“朋友還不出來,要與何某走到哪里?”
夜色籠罩下,一道修長的身影突兀出現,踏風而來,目光凝視著何恒,沉默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