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凝視之他,何恒道:“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故而我說……”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一字一句的說著,何恒與孔丘二人冷冷對視,無限的壓力凝固了周圍的所有空間,充滿了窒息。
“原來先生之道竟是想人百姓都變成洪荒之時那等不經教化的野人,實在可笑,世間萬世都是越來越向前發展的,豈有學古之風,回歸蠻荒?”孔丘嗤笑道。
何恒淡淡道:“那你為何還推崇堯舜之世,周公之道,難道他們不是古人嗎?”
“這,此二者根本不是一個道理……”孔丘有些語塞。
何恒冷笑道:“如何不是一個道理,同樣是古時之道,你推崇堯舜、商湯、文武、周公,對我言的蠻荒之憫嗤之以鼻,這是為何?”
孔丘一時沉默。
何恒又道:“你不愿說,讓我來告訴你吧,因為你之儒道要弘揚需要立一個標桿,讓別人信服、承認、接受。堯舜、商湯、文武、周公都是符合你之標準的勝利者,自然要捧,其他不符合你之道自然要打擊,所以說你也不過是一個至私至偽的偽君子,假仁假義之輩,正如先前所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正是因為天下大道廢棄,百家爭鋒,智慧齊出,故才誕生你這等‘仁義’之輩,我沒有說錯。”
“你!”聽完何恒所有的話,孔丘氣得渾身發抖,竟不好回一言。
淡淡看著他,何恒道:“走吧,我不想再看見你。”
孔丘氣憤至極,最后冷冷凝視了何恒一眼,不發一語的離開。終究他素質極高,沒有當場翻臉,否則按照一般人的脾氣,被如此奚落,不暴跳如雷才怪。
看著他離開,何恒深吸了一口氣,他到不是真的認為孔丘是假仁假義之輩,只是他對所謂的仁義禮智信的儒家之說一向嗤之以鼻,這些東西雖然對凡人是必不可少的,但對于強者而言卻是一種心靈上的束縛,哪一個強者不是斬破一切的無情無義之人,若是真如儒家所言,如何能夠成就真道?心靈是修道的根本,如果被無形的仁義束縛,根本發揮不了真正的力量的。
當然,這不是他攻擊孔丘的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孔丘和原來的老子還是非常熟悉的,他這個冒牌貨要是不早點把他趕走,萬一露出馬腳就不好了,這年頭強人可是非常多的,以孔丘的聲望找來一群圣人圍毆他這個域外天魔肯定不是難事。
雖然他不怕,但也麻煩。
“看來還是得換個身份,這樣出去實在有些招搖。”
ps:老子的思想所追求的就是一種“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仿佛原始社會那樣,而孔子則是追求以仁德、禮制后天教化民眾,創建文明社會,兩種思想本身就極為矛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