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道本也!
這個階段,“?擰敝沼詰???鈧嬗晌拮?蠐校?萇?蘧⊥蛭鎩?
太初之后,是“太始”。
太始,形之始也!
陰陽二氣由無形存在,化為有形事物,陰陽交合,混而為一。
太始之后,是“太素”。
太素,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太素之后,是“太極”。
太極為天地,為萬物,寂然不動,本無形象,唯為清凈光明之體,此為無生之理性。動則顯象起用,乃名為生。所生之象,其數無窮,但始動之際,只有一明一暗兩種形色,明色為陽,暗色為陰,因此稱為陰陽兩儀。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此為宇宙誕生之前,先天五太。
親眼見證著這一幕,何恒頓時明悟。原來他一直以太極演自身變化之道是個錯誤,他之道真正的根基不應該僅僅只是太極,而是整個先天五太。
換而言之,不應該是太極之道,而是……先天五太道!
一念至此,天法十玄門剎那崩潰,只覺神魂進入無盡的虛空,無窮無盡,無邊無量,一縷凌駕在天地之上,高于法則與真理的事物與他融合,那是“道”!
“法則化道則,原來如此。”一聲輕語,十世修行,數千載歲月,終究踏破虛妄,得悟“真道”!
融入無盡太虛的神念頃刻間化為了……道念。與虛空同體,與虛空同量,這是純陽的境界,純陽的本質。
純陽第一重……太虛同量!
霎時間,何恒只覺自身靈識進入空明狀態,遁入未知境界,無法思考,也不需思考。
浩瀚的虛空,無限的世界,與他同在!
“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佛門小乘佛法大成的境界嗎,阿羅漢?的的確確是與太虛同量一致,到了我這個層次,無論道、佛、魔都已經沒有分別了,我輩也再無分別心,純陽超越了眾生所能想象。”幽幽一嘆,帶著一種喜悅,這是他本來不該存在的情緒。
只是到了純陽之境,無論是無情還是有情,這種“名”已經無法道出何恒了,不可思議、不可想象,沒有邁出這一步的人,永遠不會明白其中風景。
如同水里的魚,永遠不會知道陸地的燦爛;沒有翅膀的人,不會明白天空的廣闊。
道,可道;非,常道!
“原來魔界也是源于盤古,只是開天之時由于特殊原因不曾開啟,直至后來蚩尤發現了他,才有現在的情況。但是蚩尤在那之后就死了,后面的歷代魔尊也沒有真正一統過魔界,所以也就不曾煉化這魔界源胎,得到這其中的盤古印記。”證道之后,何恒對于這世間的種種秘密站在了更高角度來看,頓時通明。
感受著自身情況,何恒忽然苦笑一聲:“在這個世界證道居然是沒有劫數的,這就不好了。純陽三劫雖然是劫數,但也是一種磨礪,若是沒有經歷,反而不美。好在這并非本體,想必回歸之后本體在大天真正證道之時,必有大劫。現在要做的就是早日得到盤古的精氣神三寶,此三物對于大天本體一氣化三清大圓滿大有裨益,甚至對突破‘三花聚頂’也有助力,必須得到。如今我得到盤古印記,已經又資格煉化它們了,關鍵還在于如何對方伏羲他們。”
心中打定主意,何恒頓時離開魔界源胎,回歸肉身。
頓時,天地之間現異彩,無盡瑞光照耀大千,整個世界仿佛在歡呼,慶賀著一尊偉大存在的誕生。
轟!
屬于純陽的驚天威壓橫貫整個六界,剎那間壓倒一切蒼生,除了高坐凌霄殿的那位,以及鬼界門前的那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