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也被問住了,每個人的青春是都不一樣的,我也在經歷著青春,我只能用文字去書寫出我書中人物的青春,希望他們的經歷能引起大家的心靈共鳴。
可青春到底是什么那
我想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
但是今天鶴軒居士老前輩給了我一個回答。
人生有那么一首詩,往往是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你沒有讀懂它,可是在你讀懂它的時候,它又離你遠去了,這首詩就是青春
而怎么不辜負自己的青春那,我想就像老前輩一樣,雖然已經是走出半生,仍然還記得自己的初心,堅持著曾經的夢想,這就叫不負青春。
我愿每個人都能永葆青春的狀態,即便走出半生,回首時依然滿身花雨,又是曾經那個少年
最后謝謝前輩們,謝謝我的家人朋友,特別感謝所有支持我的粉絲們。我一定寫出更好的青春來回報給你們。
陳天弘說完獲獎感言后,深深的鞠了一躬。
禮堂里鴉雀無聲,大家還沉浸在陳天弘的獲獎感言之中。
并不是說陳天弘的話多么的振奮人心,但絕對是直擊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是啊,青春到底是什么
在場的幾乎都是青春文學作家,誰的作品不都是寫青春的。他們都給青春下了自己的定義,但能獲得大眾認可的根本沒有。
就像弘文所說的,每個人的青春都是不一樣的,沒有人能寫出一本能引發所有人都共鳴的,這不可能。因為總有一些人的青春是你沒經歷過的。
但弘文今天的獲獎感言,卻激起了所有人心里的共鳴。
青春就如同時光一樣抓不住,你擁有的時候你不懂它,等你能懂它的時候,它已經遠去了。
最后剩下的是什么,就只剩下當初的夢想,而你堅持了嗎還記得嗎
能記得自己初心,一直堅持夢想的人,那他的青春那就是完美的,因為他還是當初的自己。
“哈哈哈,好說的好啊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弘文,真不敢相信你真的只有十八歲,你是我目前見過為止對青春解讀最深的作家。相信你以后在青春文學的道路上,將會比我們走的還要遠。”
鶴軒居士開心爽朗的笑聲在臺上響起,即便他手上已經沒有了話筒,但陳天弘距離他不遠,聲音還是透過話筒傳了出去。
這句話后,禮堂里的眾人才反應過來,爆發出比剛剛還要熱烈的掌聲。
就連一直低著頭的西名爵都抬起頭,眼神復雜的看了陳天弘一眼,或許自己輸的真的不冤。
而鶴軒居士的那句話,弘文是他見過所有作家里對青春解讀最深的,很多屏幕前的讀者已經理解為弘文是最懂青春的家了。
當然陳天弘的那番獲獎感言也是引起了他們的共鳴,很多人直接是路轉粉了。
然后他們開始在社交平臺,文學論壇上發表看法,除了極少數的杠精,幾乎所有觀看這場典禮的人都對弘文對青春的解讀深以為然。
相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弘文再寫出幾本青春文學作品,他的頭上可能會再多一個光環,最懂青春的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