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試試吧”
聲音不大,而且聽上去很年輕,可不知怎么的,很多人都感覺到這話音里透著一股少年的意氣風發和強大的自信氣概。
這時眾人才看到走上場的是一位少年人,少年模樣長得還算周正,不過臉上揚起的自信光芒給他加了不少分數,稱的上是一位帥氣的少年了。
更讓大家好奇的是,他們總覺得這個少年好熟悉,好像是在哪里見過一樣,卻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在攝像機旁邊的一位未上場的記者也在同時打量著,他也感覺很熟悉。
“想起來了,這不是咱們金陵市的那位天才少年嘛上次文學比賽咱們市后面為他慶功的時候,我見過他。老耿,快,把鏡頭全部給這個少年。”
聞言,扛著攝像機的老耿不敢怠慢,鏡頭緊緊的跟著陳天弘。還好他們這不是直播,而是錄播,所以他有時間去調整角度。
嚴華看到上來一個年輕人,不甚在意的將手中的小喇叭遞給陳天弘,真是年少輕狂啊,在有一首好詩在前的情況下,還敢上場。
“年輕人,有時候風頭不是那么好出的。”
嚴華心中暗暗想著,在他收回手的時候,眼神不經意間略過在場上的那名記者,然后他發現這位記者看到這名上場的年輕人后神色很激動,一副躍躍越試的樣子,就像就像是看到了一個名人,出于職業習慣忍不住想采訪。
這讓嚴華重新把目光看向上場的年輕人,他仔細的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確定自己沒有見過這名年輕人。
但從記者的神色表情來看,嚴華斷定這名年輕人應該不簡單。于是他張嘴想問上兩句,先摸一摸底。
然而陳天弘再接過小喇叭后,直接是朝著劉依菲所在的方向,已經開口說話了。
“我準備的是一首詞,詞名叫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陳天弘說的很慢,幾乎是一字一頓,聲音不算很大,但很是清亮,經過小喇叭的擴音效果,整個小廣場的人都聽得一清二楚。
東風拂過,數不清的花燈晃動著,遠遠望去,仿佛用焰火組成的千樹萬樹梨,又如滿天的星辰如雨落下。周圍還有悠揚悅耳的簫聲四處回蕩,天上的一輪明月漸漸西斜,撒發出銀白色的光輝,各式各樣的魚龍彩燈歡快飛舞。
這首詞的上半闕把元宵節燈會的盛況寫的是淋漓盡致,用詞可謂之沉思翰藻,華麗無比,卻又通俗易懂,即便是對詩詞沒有研究的人也能理解其意。
場上的眾人也是在觀賞花燈,更是讓他們有了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一旁的嚴華聽完這上半闕之后,心涼了半截。就憑借這上半闕已經快要趕上他準備的那首詩了,唯一比不過的就是詞意差點境界,還有就是雖然寫的是燈會,但并沒有浪漫的意境在里面。
可還有下半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