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要說前面的詩句還只是不錯的話,這一句可謂有畫龍點睛之意了。
對于這首生如夏花,任昌松的感慨倒沒有像戴里克那么多。
如果讓他給個評價的話,超過當代的一流詩歌,但要說傳世之作是有點夸張了。
可這兩句一出來那就不好說了。
反正任昌松是被驚艷到了,這首生如夏花能不能得到大部分國人的喜歡他不是很確定,但這句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絕對會流傳很廣。
因為讀起來實在是太美了。
“會長,給我們看看。”
“對啊,會長,你別自己一個人看啊”
看到任昌松臉上的表情很明顯是在贊許,再加上剛剛戴里克的表情。
這可把接待室的眾人給難受壞了,要知道他們都是詩人啊,明明一首好的詩歌在眼前,可就是看不到,這擱誰誰不難受。
“噢,噢,給你們也看看吧。”
聞言任昌松反應過來,把手里的紙張遞給眾人。
他可不像戴里克一樣,手里還緊緊的攥著那張英譯版的紙張,生怕別人搶他的似的。
好的詩歌就要分享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戴里克先生,你不點評一下這首生如夏花嘛,特別是第五段的那一句,這可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啊別看我們天弘是年輕人你就厚此薄彼啊”
任昌松轉臉對戴里克說道。
他此刻的感覺舒坦,很舒坦。
剛剛你不是還指點江山,說這個說那個,怎么到了我們陳天弘這里你就不點評了。
被震撼到了這就對了,那兩句,我讀來都覺得驚艷,更別提你了。
因為心情舒暢,任昌松說起話來也有點不注意言辭了,還特地點出陳天弘是年輕人。
這就是在暗喻對面,你不是一向說你們西方的現代詩歌好嗎,說我們是借鑒你們的象征主義。
這個我不否認,但是我們借鑒的人寫的還比你們自己人還要好,而且還是個比你們年輕很多的大男孩。
不值得你們反思嗎
不值得你們羞愧嘛
甚至說到最后,任昌松都不顧戴里克能不能理解成語了,連厚此薄彼都說出來了。
戴里克聽到后到沒有覺得尷尬,因為他聽不出話外之音,連最后那句成語都沒有理解。
這也不怪他,戴里克雖然能聽得懂中文,但也就日常交流下可以,你讓他理解一語雙關,明白所有的成語含義,那也太難了,他要是聽的懂這個,也就能理解古典詩詞了。
“任會長,這首生如夏花很好,非常好,我也很喜歡最后那句“還在乎擁有嗎”,非常具有哲學性,用你們的話說,是有味道啊這首詩歌,任會長,你來點評更適合”
戴里克再說到那句“還在乎擁有嗎”的時候,還朝陳天弘豎起了大拇指。
“有味道是回味無窮吧”
任昌松聽到那個“味道”的英文短詞差點沒反應過來。
同時他心里很疑惑,自己說的不是倒數第二句嗎,怎么戴里克認為是最后一句
后來任昌松明白了,中西文化差異,他們理解不了這句詞的優美,英文單詞和漢字相比,在詞義上是要失色不少的。
想到這,任昌松憐憫的看了戴里克一眼,體會不到漢字的魅力,很可悲啊
“那我就來點評一下吧”
接下來任昌松清了清嗓子,開始了對生如夏花的點評。
他的這個點評主要對象是跟戴里克一塊來的人,至于詩詞協會的自己人,在傳閱觀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首詩歌想表達的情感了,當然最吸引他們的還是那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