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弘文還真不按照套路寫書啊一般出番外哪有和結局章一起出的,直接放一起不完了”
嘴上雖這么說,吳沈還是很開心的點開了這章番外,說不準這一章就是填書中坑的那。
吳沈想的沒錯,這一章的確是填坑的,填的還是他最想看的劇情。
小地瓜原名徐念涼,是主角徐鳳年與紅薯在敦煌城龍椅上做羞羞的事情時,孕育而出的孩子。
當年徐鳳年離開敦煌城不久后,紅薯就生下了徐念涼,因為自己名字的稱呼,又給她起名小地瓜。
后來涼莽大戰開啟,敦煌城被攻破,紅薯盡力一戰后不知生死,小地瓜亦是不知所蹤。
湖底老魁楚狂奴拼死殺出重圍,告知徐鳳年他的女兒還活著,而后這位老人也撒手人寰
得知此消息的徐鳳年在拒北城大勝拓拔菩薩后,就去趕去北莽境內找尋自己的女兒。
因為沒有任何的線索,他只得一路找尋,困難程度可大海撈針差不多,其中的艱辛哪怕是陸地神仙的徐鳳年都快堅持不下去了。
他和現實中一些找尋孩子的父母一樣,到一地找一地,每次都是抱著期望而去,最后的結果卻都是失望
世間最折磨人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你抱著期望而來,卻失望而去,很多人有過一次這樣的感受都堅持不下去了,但找尋孩子的父母們哪一個不是失敗了成千上萬次
而且在這些成千上萬次里,有些線索他們明明知道是假的,是別人騙他們的,但還是選擇去找尋因為有線索總比沒有線索強,怕的不是失敗,是連希望都沒有。
所以那些騙子一樣是可恨的,騙什么,都不要騙別人的希望,這是比騙錢,騙色更殘酷的事情。
“這一段弘文寫的很真實啊此時的徐鳳年根本不是什么天下第一,不是什么北涼王,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父親。”
看到徐鳳年在北莽境內跋山涉水瘋狂的找尋自己的孩子,吳沈有些感觸,他曾經騎摩托旅行過,也曾跋山涉水,道路很艱辛,也很辛苦。
不過他那是旅行,身上沒有壓力,累了就可以休息。而無論是徐鳳年,還是現實中那些找尋孩子的人,他們是不敢輕易休息的,或許只有找到孩子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的放松休息吧
徐鳳年一城一城的尋找,皆無所獲,這一日他又到了一座城池,遇到了一個瘦弱矮小的黑炭小丫頭,這小丫頭一看就是個流浪兒,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邋里邋遢的,手上還拿著撿來的菜葉。
黑炭小丫頭因為撿了紙鳶風箏被一群孩子圍攻,即便那些孩子都比她要高上半頭,即便她瘦小無力,寡不敵眾。
但她仍然倔強的挺立身子,誰打她,她就打回去,即便被打的很痛,也不哭,一副拼命三郎的樣子,最后那群孩子被這股氣勢嚇倒,放下狠話離去了。
小丫頭等所有人走遠后,才擦了擦嘴角滲出的血絲,用手掰下已經被打的搖搖欲墜的牙齒,還滿不在意的朝徐鳳年笑了笑,這才離去。
這樣的一幕讓徐鳳年看的心中戚戚然,他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是不是也如這個小丫頭一樣,被人欺辱,流浪街頭,只能吃一些撿來的菜葉果腹
接下來他開始滿城搜尋自己的女兒,而他找尋的依據,就是看孩子像不像他或者像紅薯,哪怕有一絲相像也可以啊
“這個黑炭小丫頭不會就是小地瓜吧不然弘文為什么要耗費筆墨”
吳沈心中隱隱有了猜測,至于猜的結果是否正確,就得繼續往下看。
苦尋一日,仍然無果,不知怎么的,徐鳳年想起了白天遇到了那個黑炭小丫頭,他很好奇,按照道理來說一個孩子,特別是瘦小的孩子,想吃頓飽飯還是可以的,去乞討嘛,總會有人憐憫的。
可這個小丫頭去寧愿去偷,去撿吃的,也不愿意去求人,這樣的性格放在一個孩子身上太奇怪了。
在一間破廟中,徐鳳年找到了這個小丫頭,他故意烤著雞腿誘惑,小丫頭雖極為眼饞,口水嘩嘩的流,但她仍然不開口求徐鳳年。
她一人爬上了屋頂,眺望著遠方,小臉上全是傷感,似乎有什么往事,可一個幾歲的小丫頭,能有多少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