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段,吳文藝第一念頭想到的是自己初看凡人的時候,不過這個時間跨度不長,所以沒什么特別的感覺。
后來跟隨著韓立的角度代入書中,他卻想起了自己創業初的時候,那一天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好多年了,年頭久遠的讓吳文藝不禁升起了滄桑的感覺。
可仔細回想起來,當初一幕幕景象,竟然清晰的浮現在腦中,讓他不禁與書中的韓立一樣,神情復雜,臉色黯然。
“唉”
許久,吳文藝嘆息了一聲,卻沒有說什么,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如果非要形容的話,這種感觸應該是,當年的他不過是一個懷揣理想的懵懂青年,心思單純,沒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也沒有十磨九難。
如今卻因為經歷了太多,早已經忘了理想,就是記起來也沒有當初的心氣去追求了,況且想回到以前是不可能了剩下的也僅僅是緬懷了。
要問后悔自己的選擇嗎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不可否認的是,那段歲月是他們無法忘卻的記憶,因為這是最初的美好。
接下來韓立進入了酒樓,在兩位書生的交談聲中,得知了自己的后輩正在舉行祭祖大典,其中的一句“五里溝”又喚醒了他的記憶,那是他出生的小山村啊
可當韓立重新回到小山村的時候,記憶中的黃土小路,矮墻草屋,小孩村人,舊日影子,一絲不在他甚至連一句物是人非都說不上來。
“黃土小路小孩村人”
吳文藝細聲低語,他記得這是韓立第一次回家看到時候的景象。
那個時候韓立正好遇到小妹出嫁,父親,母親,兄弟姐妹都還在,雖說他并沒有上前相見,但還能見到親人。
可是現在一切都沒有了,人生如夢幻泡影,歲月永遠無情,它會將一個地方的所有的過往化成云煙。
說是大道無情,修仙者亦無情,可真的無情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即便性格堅韌的韓立,也無法做到,他仍然選擇了再次回來看看。
吳文藝是能理解書中韓立心情的,他也是許久沒有回過老家了,一來是父母早已逝去,沒了讓他牽掛的人,二來也是被某些親戚給傷透心了。
他的境遇雖說和韓立有些不同但感觸是相同的。
帶著傷感的心情,吳文藝繼續往下看。
韓立來到了祠堂的二樓,呆呆的望著擺在正中間的幾個靈牌,身形一動不動。
“韓鑄、韓鐵、韓天生、”
這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冷冰冰的寫在漆黑的木牌之上,韓立心中一疼,驀然有一絲喘不過氣的沉悶。
一幅幅和這些親人相處的溫馨畫面,卻在腦海中不斷的浮現。
吳文藝的心也是揪了一下,臉上涌起了痛苦之色。
凡人一生不過短短百年,時間終將會抹去他們的痕跡,能記住他們的,只有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血脈,這也是祭祖的由來。
而書中的這一段,讓吳文藝想起了幾年前沒有和親戚鬧翻的時候,他春節返回老家祭祖的情形。
在他的老家也有這么一個祠堂,祠堂里雖不像書中描述的那么古老,但靈牌是有的,那些牌子上也刻著許許多多的名字,其中就有他父母的。
其實比起已經逝去的人,活下來的人才是最痛苦的,因為他們要孤獨一人去承受親人逝去,物是人非的痛苦,那些和親人溫馨的美好回憶,也會變成一把尖刀,直刺內心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