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華夏國的孝道文化,這個孝道不止是自己的父母,也包括族中長輩,而尊老敬老的文化傳統,割舍不下的血緣關系,是深深刻在每一位國人骨子里的。
曾幾何時,吳文藝也被自家后輩們稱呼一句大伯,在老家的時候,也有孩子喊他一聲叔父
后輩們感恩,長輩們安心
現在回想起來,吳文藝除了痛心之外,也開始對老家的后輩們牽掛起來。
甚至他已經出現了動搖,不是每個親人都傷害過他的,在老家的后輩中,在兄弟姐們之間,也有真心待他的。
而對于這些親人,自己不再聯系真的是正確的嗎
就算是那些傷害過自己的親人,真的就老死不相往來了嗎
有沒有好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那
在舉棋不定中,吳文藝看到了后面的劇情。
韓立與后輩子孫終于相認,身為先祖,自然是要照拂下后輩的,況且他還是“陸地神仙”。
只是韓立并沒有讓后輩們踏入修仙界,一來是他們沒有靈根,二來修仙界比世俗界更為殘忍,整族整派被滅門是常有的事,他剛剛就滅了人滿門。
況且韓立還是有仇人的,他不想牽連到后輩們。
他選擇給的是別的東西,能讓武夫增加內力,能讓人百病不生,延年益壽的丹藥。
除了丹藥,韓立還用噬金靈蟲煉成了一把三色寶劍,這寶劍對于凡人來說,可謂是仙物了。
只是他在給寶劍的時候,還特地叮囑了幾句。
“此靈劍只能使用三次,三次用完,靈劍則重新化為靈蟲,消失不見。另外防止后人借助此劍做一些為非作歹之事。這把靈劍是無法離開祠堂的,一旦離開,同樣會化為無有。”
“不過,盡管如此也足以讓韓家再連綿數百年的風光,此后重新回歸平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畢竟世上哪有永世不滅的富貴”
“不可借助此劍為非作歹,沒有永世不滅的富貴重新歸于平凡”
吳文藝細細品味著韓立對后輩的告誡之語,他越讀,越覺得哲理性十足,話里有大智慧。
毫不夸張的說,這幾章直接把凡人修仙傳從網文升華了,因為這是一種境界,是別的仙俠中最缺失的東西,也是此書被奉為經典的原因。
如果說修仙者必須得有靈根才能修行,那么一本必須得有境界才能被奉為經典。
這幾章的境界有二,一是情,說的是韓立的歸鄉,他的歸鄉就是情的回歸,既有父母兄弟的親情,也有對故土的思念之情
正所謂人老返土,葉落歸根,沒有情誼的人,即便成功了,他也是一個失敗者。
修仙者的本質也是人,道是無情人卻有情,一個真正的修仙者,不會真正的忘情,只是將感情藏在心里而已。
第二層的境界那就高了,單看韓立的那句“世上沒有永世不滅的富貴,重新回歸平凡,也是一件好事。”
這已是明悟大道之言,月有陰晴,人有興衰,正所謂天道有償,輪回不滅,富貴百世,不過云煙過眼
圣人云榮華是草上露,富貴是瓦上霜,高貴和富有總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的,等你看透之后,才發覺這不過是一場大夢罷了。
其實最是難得唯有淡泊而已,韓立能看透這些,大道可成爾
當然書中的境界,是作者寫出來的,拋開代入韓立的境遇,只論現實,那么一萬個讀者,就有一萬種理解,因為每個人遭遇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