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鄉間小路上,緩緩著行走著兩道身影,身影高大的攙扶著身影弓彎的,是陳天弘在陪著自己的奶奶散步,晨曦落在他們的身上,帶著溫暖,透著祥和。
十幾年前,在陳天弘的記憶里,奶奶也曾在晨起暮落的時候帶著自己散步,那時候是奶奶牽著自己,而現在卻換成他扶著奶奶了。
這條鄉間小路一直沒有變,只是路兩邊的樹木長高了,陳天弘也長大了,奶奶卻變老了。
人生就是在如此中輪回,你看著我長大,我陪著你變老,變的是時光,不變的是幸福。
這種幸福叫隔輩親,這種感動叫奶孫情比起詩和遠方,更好的其實是歲月靜好。
就比如這對祖孫倆。
“天弘,你不用扶著奶奶,奶奶又沒老”
陳奶奶輕輕推開了陳天弘的手,老人都是不服老的,特別是在子孫后輩面前。
不過陳奶奶的身體是真的很好,一般農村的老太太身子骨都很硬朗的,這可能和她們以前就經常做農活有關。
雖說陳奶奶已經許久沒有下地伺候莊稼了,但平常也閑不住,就是在城市里也經常去公園鍛煉身體。
陳天弘則沒有說話,默默的將手換到了奶奶的肩上。
不遠處的小山村里傳來聲聲雞鳴狗叫,有縷縷炊煙升起。
“天弘,回去吧”
陳奶奶看到炊煙,她想著回去給孫子做飯了。
“再走一會。”
陳天弘想多陪著奶奶走一會,他再過幾天就要回金陵了,今天已經是八月中旬了,距離開學也就不到兩周的時間了。
陳奶奶則慈愛的看著自己孫子,她自然是想多和孫子再多走一會的。
她這段時間很開心,有孫子陪著,而且還是在老家,特別是在陳天弘說要給村里建一個兒童游樂園后,陳奶奶現在走在路上,每遇到一個人都夸她有個好孫子。
兒童游樂園的事情,陳天弘只負責出錢,剩下的交給村長了,當時村長是拒絕的,他雖聽說陳天弘現在是一個什么網絡上的作家,還挺厲害的,但在村長看來一個孩子能有多少錢。
后來陳天弘稍微展示了一下銀行卡余額,村長就沉默了,再也沒有說話,默默的去聯系人了。
其實,陳天弘展示的是一張余額比較小的銀行卡,不過對于小山村的人來說這個余額很大。
又走了大約二十幾分鐘后,兩人回到了農舍,奶奶去灶房準備早餐粥了,陳天弘想去幫忙又被趕了出來。
陳天弘有些無奈,別的事奶奶都會讓他做,可就是做飯這個事情,他屬實插不上手。
大早上的餓著肚子也不想碼字,陳天弘就站在農家小院里,遙望東方,看著初升的朝陽
在觀賞了一會鄉村的美景后,手機的鬧鐘鈴聲提示聲響起,陳天弘在關閉鬧鐘的時候,忽然想起自己忘了一件事。
今天劉依菲要去京都電影學院報道,這個世界電影學院的開學時間比其他高校要早那么半個月,同樣放寒暑假也晚。
這是因為他們不僅學習文化課程,還要學習專業課,大一的課程比較多。不過也就僅一年而已,到了大二就和其他高校一樣了。
而劃開手機屏幕的陳天弘才看到劉依菲發來的消息,消息的時間是半個小時前
他急忙撥通了劉依菲的電話,電話響了十幾秒才接通。
“喂,依菲,我剛去陪奶奶散步了,沒看到消息,不好意思啊你已經出發了嗎”
“嗯,我已經在路上了,和我爸媽在一起,我們開車去的。”
電話里劉依菲的聲音很小。
“開車”
陳天弘一怔,昨天劉依菲還告訴他打算乘坐高鐵去的。
“行那你注意安全啊到了學校給我說一聲。”
從劉依菲的聲音中,陳天弘知道她現在不想說話,肯定是因為父母在身邊,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