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年輕人能為這個世界,這個國家做些什么那又應該做些什么那
這個答案,即將揭曉
“呼”
輕舒一口氣,陳天弘握緊了話筒,挺起胸膛,醞釀了下情緒。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你們好我是文學系華夏語言專業一班的學生,陳天弘,很榮幸能代表2022屆新生站在這里
從小我就有一個夢想,夢想著成為一名作家,將趣閣鋒指向天空,用云淡風輕去書寫人生。
用嘴說過的話,可以隨風飄散,而用趣閣寫下的字,則會變為永恒。
我想用手中的趣閣去描繪這個世界,去書寫春夏秋冬寫出我內心的故事,寫出我看到的感動
到了今天,我依然不敢說我已經是一名合格的作家了,因為我還有好多好多的故事沒有寫完,還有很多話沒有說完
而在我寫作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個詞語是需要用盡一生去書寫的,這個詞語叫華夏。
何謂華夏,古語有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夏,大也,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古人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以廣闊的疆界與和雅的禮儀為夏,合稱為華夏。
這是是古人對祖國的一種美稱,盛贊祖國疆土的廣袤,頌揚國人的文明,道德,禮貌,是我們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
后來到了近代,我們把文明程度高的人稱之為“華”,把文化高的地區,稱之為“夏”。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有高度文明和發達文化的大國,因此華夏也成了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代名詞。
所以我說華夏是我需要用盡一生去書寫的,因為它是一個國家,是一個民族是我們生長的土地,是我們永遠的家鄉
陳天弘出口就將自己的演講發言放在了一個至高的程度,師生們都被華夏二字給吸引住了。
因為所坐之人皆是華夏兒女,誰人能不尊重這兩個字。
“他的發言稿是誰負責是審核的,這不是胡鬧嘛起這么高的格調,后續你該怎么說那”
“你一個剛成年的孩子能對這兩個字有多深的理解,這不是你寫幾首詩詞,文章,就能去妄稱解讀的,連我們平常說起來都”
校長徐長峰感覺陳天弘太過于年少輕狂了,華夏可是代表著國人的信仰,平常誰敢妄自非議。
他都想去罵一頓負責入學典禮的領導了,可惜的是,徐長峰并不知道陳天弘根本就沒有發言稿,全都在腦子里這怎么審核。
臺上的陳天弘還在激動的言說
五千年,他曾立過皇宮,繁華一世;五千年,他也曾濁酒一杯,昏庸一時。
五千年,他曾金戈鐵馬,拼盡天下;五千年,他也曾孤身望月,筋疲力盡。
但從始至終,他從未倒下。
他經歷過槍林彈雨,炮火沖天,背負著榮耀與傷疤;
他經歷過勝利輝煌,唯吾獨尊,生而為龍,雕刻著炎黃子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