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元國接過稿件再看到學校備注的時候,他卻有些失望,因為校名是“光華大學”,他還以為這位評審人員發現了陳天弘的比賽作品那。
不過,失望只是一瞬間而已,能讓評審人員喊出能進前三的作品,質量肯定不會差的。
而且,光華大學里也有幾個小有名氣的學生,比如袁昊天。
“科幻我的親人在火星,有點意思。”
孔元國開始正文。
我的親人在火星也是一篇短篇科幻,故事構建了一個瀕危的未來世界,文星即將毀滅。
人類需要面對的是如何生存下去,經過科學家的探索,他們將生存希望寄托于移民火星。
只是火星的環境需要進行改造,很多人類的先驅者開始奔赴火星工作,而他們幾乎是一去不復返,很多人為后續的移民計劃獻出了生命,主角的父母因為是科研人員也在此列。
主角與親人的聯系只能通過通信工具進行聯絡,可是無論再好的通信工具,也不如父母陪伴在身邊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主人公已經長大成人,心中對父母的思念也日益加深,抱著對親人的思念,他也加入了移民計劃,打算前往火星。
然而在啟程的前一刻,一則消息傳來,留在文星的臨時政府忽然宣布暫停火星移民計劃,說前面去往火星的人類已經叛變了,他們打算拋棄文星的人類,組建自己的政府。
原因是改在后火星的環境滿足不了全人類生存,只適合一部分人類。
這則消息讓主角一時無法接受,他不相信自己的父母會拋棄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父母從英雄變成叛徒。
而且主角覺得臨時政府仿佛是在刻意隱瞞了一些事情。
為了找出真相,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偷偷的開出了宇宙飛船,踏上了火星的尋親之路
全篇是一個發生在宏大科幻背景下的溫情故事,主人公和朋友在探索真相的路上,經歷了很多,有死亡的恐懼,友誼的喪失,也有對生命的理解,還有找回親情的喜悅
故事的結局是美好的,主角成功的到達了火星,也解開了謎題,火星移民計劃也獲得了成功。
“不錯很好很有教育意義的科幻,死亡教育,生命教育”
看完我的親人在火星,孔元國不禁連聲稱贊。
一本好的,或者說真正的文學作品不僅僅單看故事的精彩與否,還要看它本身的教育意義,讓你看完后能不能帶給你值得深思的東西。
比如說科幻里對世界,對宇宙的探索,災難面前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解等等。
為什么鄉村教師在文學主流的圈子里評價那么高,提起陳天弘,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篇,就因為它本身存在的教育意義。
而我的親人在火星也有它的教育意義,文中通過主角,他身邊的親人,朋友,老師的故事,表達了對災難來臨時不同行業人對于生命的理解,還有他們的情感救贖。
這本對生命,對情感的描寫不能算是大師之作,但在這屆大學生的比賽作品中無疑是屬于拔尖的。
所以評審人員認為能獲前三,完全沒有問題,就連孔元國在看完之后也是這么認為的。
只是,孔元國贊嘆歸贊嘆,心中仍有點小遺憾,我的親人在火星雖好,但和鄉村教師相比,還是有些不如的。
單說對于情感的細節描寫就稍遜了不少,而且看完后的震撼感更是遠遠不如也就最后火星移民計劃那段情感的救贖,寫的有些亮眼。
不過,也不能這么苛刻嘛
鄉村教師這么高質量的科幻,哪有那么容易寫出來的。
孔元國心中雖對陳天弘有所期待,但那也只是期待而已,并不是完全的相信。
接下來孔元國重新將稿件放回了文件袋,他打算把稿件送到終審的房間。
然而這個時候,又是一聲叫好聲,甚至這個喊聲比剛剛要大多了。
“好這句話寫的太好了,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孔組長,我也發現了一篇好文章,能拿第一名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