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文人有六病,病不由人,而在心,雅不在事,而在心
一為癖,二為狂,三為懶,四為癡,五為拙,六為傲
其他的病暫且按下不提,說一下狂和傲。
狂曰道旁荷鍾,市上縣壺。鳥帽泥涂,黃金糞壤。筆落而風雨驚,嘯長而天地窄。
傲曰高懸孺子半榻,猶臥元龍一樓。鬢雖垂青,眼多泛白。偏持腰骨相抗,不為面皮作緣。
解釋起來比較耗費筆墨,簡單點說可以濃縮到一條對聯中。
上聯花落隨波,自古文人多傲物
下聯云飛追月,從來儒士皆恃才
“呵呵,真是想啥來啥,不怕你發聲,就怕你不發聲,咦,這是什么意思”
趙文華看到弘文發的帖名后,疑惑的嘀咕了一句。
從來如此,便對么記一個“狂人”的日常筆錄
“從來如此便對么啥什么從來如此一個狂人的筆錄”
趙文華看的一頭霧水,卻也在意料之中,他猜到了弘文會發帖子diss自己,畢竟按照弘文以前的性子,這并不難猜。
“弘文啊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你可一定要站在他們那一方啊,這樣作協的那些作家才會不爽”
“呵呵,這個狂人是說我,還是說你自己,我倒要看看你能寫點什么。”
弘文沒想到我發個文都能讓大家這么關注,真是受寵若驚啊
我看了一下大家的爭論貼,爭論的點就兩個嘛一個是網文和傳統文學,還有一個是關于我
我先說第一個,據我所知,網文和傳統文學的爭論,從網文一開始流行就存在了。
在大家的認知里,網文不如傳統文學,其理由可以羅列出大幾十條,我就不在一一舉例了。
我想問一句,從來如此,便對么
大家想想一百多年前,那個年代以封建禮教為主體,所衍生的文化也是受控制的,但凡有新文化的萌芽產生,都會引來眾人的批判。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文化漸漸占據了主流,形成了咱們現在的文學。
如今站在我們這個時代的角度去看,新文化是正確的的,可在當時,孰對孰錯
所以在我看來,網文也好,傳統文學也罷,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實在是沒有必要去論個高低,把問題交給時間,大浪淘沙,時間會證明一切。
有感于大家的爭吵,也有感于以前的封建禮教與封建文化,更是有感于某些人的文章,我也寫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角度是從一個“狂人”展開,姑且叫狂人日記吧
“這小子什么時候學聰明了,話語中看似站在網文作家的那一方,言語間卻滴水不漏,好一句,將問題交予時間,好一句,從來如此,便對么”
看到弘文前面寫的幾段話,趙文華道了兩聲好。
從當前的輿論來看,弘文站在那一方都會得罪另一方。
他站網文,那么傳統文學的作家肯定不爽,站傳統文學作家,那么他的“網文之王”就別再想了。
當然,中立也不行,輿論也沒有辦法讓他中立,最好的辦法是和稀泥,不過和稀泥可沒有那么容易的,弄不好把雙方都得罪了。
可現在看來,弘文是成功的,首先他的態度是絕對是站位網文,卻也沒有去攻擊傳統文學。
而是舉了一個例子,并且這個例子讓傳統文學的作家挑不出毛病。
網文是存在很多問題,但它的問題能有限制人性的封建文學多嗎
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