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晚飯要吃七分飽,因為要留三分給夜宵。
可真要等夜宵也吃了,再看到想吃的美食,或許只能無奈的說一句。
“唉,我吃飽了”
不過,對于一個真正的吃貨而言,他們往往說出的是。
“我吃飽了,但是”
潛意思是扶我起來,我還能吃
童全偉倒不是吃貨,奈何架不住棋王中對“吃”的描寫啊
王一生除了在火車上表演了一番吃白米飯的盛宴之外,緊接著在下一章又來了一頓蒸蛇肉
這是主人公和王一生到達農場,成為朋友之后的事情,對于這一段的描寫,語句同樣樸實。
當蒸好的蛇肉亮晶晶地端到文字里的時候,當看到書中的眾人圍坐在一起,伸筷邊撕蛇肉,邊蘸著用醬油,蔥,姜,蒜沫調制成的醬料,大聲嚷著鮮的時候
自己下盲棋,他們下明棋,這場對決經過友人們的傳播,一傳十,十傳百,轟動了整個地區,接連有象棋高手加入,最后形成他一人同時對決九大高手的局面。
連神秘的冠軍也參與了進來,只是他沒有到現場,采取用人傳話的方式
“呵,一人對戰九人,主角還要下盲棋,這不是開玩笑嘛寫到最后還是脫不開武俠的影子,當這是武林大亂斗嘛”
“太不嚴謹了,人只有一顆腦袋,卻要同時在腦中構建九張棋盤,就算是天才也做不到吧”
趙文華哼哼唧唧的,掏出筆記本就要記下。
可在下筆的時候,他又猶豫了,小說畢竟是小說,哪怕傳統小說相對嚴謹,可終歸也是小說。
渲染氣氛,鋪墊場景,突出主角的與眾不同,只要相對符合邏輯,并沒有什么大毛病。
于是,趙文華又放下了筆,他倒要看看,弘文怎么收尾。
結局他能猜到,肯定是主角贏了,但怎么贏的贏了之后那
這是重點
這場前所未有的賽事,氣勢鬧得很大,會場亦是人山人海,可在比賽開始后,全場又鴉雀無聲,只有奔忙的傳棋步的話語。
沒有刀劍,卻仿佛旌旗飄揚,幾軍對壘
沒有號角,卻分明征戰沙場,吼聲震天
王一生如同道家坐禪一般,徹底放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沉浸入了棋盤當中,腦中的思緒分化開來,以一敵九,絲毫不落下風
劇情的進展和趙文華預測的差不多,王一生牢記師傅講解的棋道,和自己悟出的棋路,隨時造勢,隨機破勢。
漸漸的有人不敵,敗下陣來,朝王一生鞠躬后離去,其中就包括本次比賽的亞季軍,戰斗持續到深夜,僅余王一生與冠軍對決還未結束
趙文華也在不知不覺間沉浸了進去
這場象棋大戰的筆墨不多,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廢話,有的是生動且細致描述,將一幅幅畫面嵌入讀者的腦海。
正當趙文華想著王一生會如何贏下最后一盤的時候,劇情卻戛然而止了,為冠軍傳話的人許久未來,棋盤上代表他那一方的紅子兒半天不動。
“嗯難不成最后來個反轉”
趙文華嘀咕了一句。
謎底很快揭開,到沒有什么特別的反轉,而是書中的冠軍露面了,被人攙扶著,是一位老者。
老者先看了其余八張定局的棋盤余子,隨后緩緩的來到王一生的面前。
只見他用力推開攙扶的人,向前邁了幾步,立定,朗聲叫道
后生,老朽身有不便,不能親赴沙場,命人傳棋,實出無奈你匯道禪于一爐,神機妙算,先聲有勢,后發制人,遣龍治水,氣貫陰陽,古今儒將,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