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風說著說著,開啟了自嘲模式。
他這次的倫敦之行,心情可謂一波三折,從見到弘文的驚喜和說出心中之事的釋懷,再到聽完消失的兇器后的小失望,然后到現在的震撼,乃至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和些許的酸意。
好在葉風不是小肚雞腸的人,酸意在自嘲完就完全的消融了。
“金老,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故事的背景是那個年代,里面人物角色為啥都是西方人,就他這個結局,真要是背景是咱們國內,會被約談喝茶的。”
“呵呵,這么說來弘文還是聰明啊不過我覺得大家說的淺薄了些,你們沒感覺出這篇的主題思想是想探討,人性與法律之間如何權衡嘛這是咱們偵探圈內一直經久不衰的話題,嘿嘿,很明顯弘文是站在情理黨這邊的。”
“我不認同雖然結局波洛看似做出了選擇,實際上他僅給出了兩個結論,最多算個幫兇而已,并且從書中的話語中,可以知曉他的態度其實很堅決,對于這十二個乘客私設公堂,看似審判實則謀殺的行為并不認同,甚至是強烈地抵觸。”
“話不能這么說吧,沒錯,剛開始的時候波洛是堅持法律公正的,可他在知曉事實真相后,特別知道無法做到徹底的公正后,不還是選擇了妥協,善與惡本來就是同在的,為了情理選擇放過罪惡的善,我覺得沒什么問題。”
聊著聊著,幾位偵探作家開始爭吵起來。
無論是在偵探中,還是現實生活中,公正和情理,一直就是矛盾的統一體,這個話題真要爭論起來,誰也無法給出讓彼此都能信服的說法。
“好了,法律公正和道德情理的問題就不要再糾結了,咱們現在只說這篇,我打算在交流會上重點推薦,到時候看看皮爾森那個老家伙有何話說,我等著他說“oyd”,看他那驚訝的老臉”
“嗯,說不準還能獲得今年的愛倫大師獎。要真是那樣的話,此生就圓滿了啊”
金中瑞開口阻止了眾人的爭論,然后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最后還來了個小小的意淫。
對于他的第一句,大家沒有什么意見,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東方快車謀殺案都稱得上是一篇佳作,但第二句就有點不敢茍同了。
誠然,弘文寫的這篇不錯,可要說獲得愛倫大師獎,有點想當然了,據他們所知今年國外出了好幾篇很不錯的偵探,同樣劇情精彩,主題深刻。
東方快車謀殺案與三體不同,要知道三體榮獲金普勒獎經過好長一段時間宣傳發酵的,并且有很多重量級的人物表明喜歡的態度,比如美利堅的總統貝斯利就是個中代表。
就而算是一篇足以封神的,在被作者剛剛寫出來時,其實最多造成類似葉風他們這般驚訝,探討,想立即獲得業內至高獎,獲得廣大讀者的認可,是需要時間的。
經典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其本身質量與運氣缺一不可,往大了說時代造就經典,如果放到現實“飛行員綁架案”那個時代,東方快車謀殺案將毫無懸念的直接拿下愛倫大師獎
不過目前還需要時間,或者說和三體一樣需要某些比較有影響力的大人物幫著宣傳。
反正就當前房間里的幾位,還遠遠達不到“大人物”的影響力,他們在國內很有名,但在國外,很勉強,包括陳天弘也僅能算小有名氣而已。
“金老啊重點推薦沒問題,反正我在看完這篇后,下午的交流會上,我是不會將我的作品拿出來了。”
魯懷一自我解嘲了說道,現在別說讓他拿作品了,他一想到昨天對陳天弘“陰陽怪氣”的話,腸子都快悔青了,要不是交流會不得不去,他都想直接訂票回國了。
太特么尷尬了啊昨天還在嘲諷人家,今天就不得不稱贊人家,魯懷一還做不來二皮臉。
“對對,老魯說的太對了,和東方快車謀殺案放在一起,顯得我的作品很低級,所以我也不拿出來丟人了。”
“有道理,我也放棄”
“既然如此,那我跟隨你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