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別的不說文筆絕對是一流,頗具古風,看的他十分的舒適。
所以崔子健暫且按下了diss弘文的念頭,選擇繼續往下看。
而接下來就是第一回的正文了,說是有個叫甄士隱的人不小心丟了女兒,一場大火又把居住的家給燒了,去投靠岳父,結果這位勢利的老丈人僅給了他一些薄地。
甄士隱是個讀書人,根本不懂得下地侍弄莊稼,過得越來越窮,周邊的人也說他好吃懶做,貧困交加下,他抑郁了,差生了輕生的念頭。
這時,他遇到了一個跛道人,聽到道人嘴里喊著。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這七八句吟唱的詩,聽的甄士隱心中戚戚然,他急忙追上道士求解,道士卻哈哈大笑的說教了一番。
至此他徹底大徹大悟,跟隨道士出家了,臨行前還注解了一下,這個注解又是一首詩詞。
而這首詩詞崔子健記憶尤新,因為正是弘文三年前說的那首。
“原來詩名叫好了歌啊,世上萬般事,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要不了,就不好,想要好,就是了呵呵,很有意思,這下能證明他們的猜測錯了。”
看完這一段,崔子健露出了怡然自得的笑容。
這首好了歌拋去注解,全詩用語十分的淺顯,甚至可以說是大白話,很俗,但加上甄士隱的注解詞后,那可就是大俗之中見大雅了。
其意思也幾近明了了,是在隱喻批評社會現象,批評世人的貪欲追求。
近三年有許多書友在分析這首注解詞,產生了很多的分歧,比如崔子健就傾向于是在諷刺封建社會人們的貪欲心,也有警示世人的作用,有點人生哲理。
剛露出笑容,崔子健又暗罵一聲,說什么諷刺封建社會啊,當今社會有些現象不也如此嘛
自己號稱有“文人”傲骨,不也每天去追求那“碎銀幾兩”嘛
迅速略過這一段,他繼續往下看去。
其實甄士隱的故事還是前言,接下里的故事才是真正的內容。
從甄士隱資助的窮酸書生賈雨村說起,到他當了官貪污,又被免了職,閑游到淮揚遇到了巡鹽御史林如海,兩人一見如故。
林如海請賈雨村到府中教授自己的女兒,林黛玉。
不得不說,這個賈雨村自帶滅家光環,他才教授了一年,黛玉的母親就去世了。
他則又去閑游,遇到了一位昔日好友,好友為他講述了豪門世家寧國府,榮國府,說起了幾代人的人員組成情況。
還提到了一件奇事,說榮府里生下來一個小公子,剛生下來嘴上銜著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周歲時抓取脂粉釵環,七八歲聰明乖覺,見到女孩感到清爽
正聊著忽然喜事傳來,有之前的同僚過來說,賈雨村的上司想要啟用舊人,意味著他有機會官復原職了,但需要有官場上的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