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緊趕慢趕心急火燎地跑進來,結果卻發現越千秋安然無恙,嚴詡如釋重負的同時,終究對皇帝舅舅的壞心眼大為不忿,賭氣不肯去見皇帝,只和蘇十柒在垂拱門前陪著越千秋。
東陽長公主卻不會和兒子一樣任性,少不得去和皇帝打了個招呼,這才辭了出來。
走出大殿,看到垂拱門前那說說笑笑的兩大一小,她突然瞇了瞇眼睛,覺得那很像幸福安樂的一家三口。
想想越老太爺兒孫滿堂,即便越小四離家出走,終究還是在北燕拐了個媳婦——哪怕是個病西施——而且越千秋又那樣貼心親近那個老頭子,她曾經是有些嫉妒的,可眼下她卻覺得自己不用羨慕。
她的兒子,不是幾乎把那老頭的寶貝孫子拐了過來?
她相信,越千秋對嚴詡這個師父,比對越小四這個便宜爹爹更親近。現在是,以后更是!
而且,如果不是越千秋,兒子只怕這輩子都不會多看某個女人一眼吧?如今看這架勢,娶媳婦卻是有指望了,那時候她還愁沒孫兒孫女?
東陽長公主緩步走上前去,笑吟吟地說:“好了,走吧,咱們回家!”
嚴詡也好,蘇十柒也罷,聽到這回家兩個字,除卻松了一口氣,只是隱隱約約覺得心安。而越千秋就不一樣了,眼見東陽長公主看著他們三人那愉悅的表情,他就知道這位長公主在想什么。只不過,他對此也同樣樂見其成,一路上自然絕口不提宮里那些煞風景的事。
相對于這邊廂一家四口的其樂融融,那邊廂的大理寺卻是雞飛狗跳。
不同于越千秋的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李易銘猶豫之后,終究還是決定留下來。因為小小年紀的他察覺到,那出讓他身份陷入尷尬的金枝記,如今恰可一口咬定是北燕別有用心煽動的謠言。可越千秋一走,他卻發現,自己的皇子頭銜好像沒啥作用。
沒了越千秋在一旁幫腔敲邊鼓,他根本鎮不住那些在朝堂多年的老油子。哪怕是支持他的官員,也都在私底下悄悄暗示,他還是立刻回宮去向皇帝稟報,沒必要留在這是非之地。
言下之意就是他別在這兒礙手礙腳!
可小胖子想走時才發現,他卻已經走不成了,因為堵在大理寺門口的仁魯根本就蠻不講理,不讓大理寺中任何一個人出去。當他叫來差役一問才知道,越千秋竟讓嚴詡背著翻墻出去,他更是傻了眼,更是后悔沒有果斷一些及早離開,現在被人硬生生堵在了大理寺中。
不只是小胖子,一大堆官員全都是各自衙門的一把手又或者二把手,哪能一天到晚耗在這大理寺?可即便他們怎么想辦法,仁魯等人就是不肯走,這一僵持就從早上不到巳正,持續到了這一天傍晚,也不知道多少人午飯都顧不上吃,氣都氣飽了。
相較而言,越老太爺卻坐享越影親自翻墻送來的熱騰騰飯菜,下午還瞇起眼睛打了個盹。似乎根本不在乎自己身兼兩部,比誰都更加日理萬機。
三法司中,如今刑部尚書缺位,御史中丞裴旭和大理寺卿李義理自然不得不和暫代刑部尚書的越老太爺商量。可老爺子一口咬定自己只是署理尚書暫代,直接撂挑子,一股腦兒把應付北燕那位正使仁魯的重任推卸了出去。
至于馮國舅應該怎么處置,他卻給裴旭和李義理出了個主意。
“都說書生造反,三年不成,更何況是馮國舅那種庸碌之輩?讓那百無一用的家伙自己滾回家就是了,難道人還能因為陰謀敗露,回去拉起家丁造反?”
馮國舅是失魂落魄回家了,可與之伴隨而來的,則是瘋狂流傳,說得有鼻子有眼的最新版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