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之前和鐘靈的那場唇槍舌劍,也許是因為越千秋一行人的衣著和特立獨行,總而言之,當最后到了今日冬會的國子監文翰苑,一一落座時,他們這個小圈子異常顯眼。
當然,今日應邀前來的七十多號人,不止這一個小圈子。此外幾個圈子中,一撥是英王李易銘及其追隨者;一撥是嘉王世子李崇明以及寥寥兩個伴讀少年;一撥是余長清以及一群世家子弟;另一撥是幾個頗有才名的少年儒士。至于剩下的,三三兩兩,不成圈子。
而國子監祭酒周大康出現時,一張臉繃得緊緊的。
沒有人會誤認為這位執掌大吳最高學府的官員素來嚴肅,又或者今天牙疼,哪怕沒看到之前越千秋硬頂鐘靈的人,也聽說過此事,全都能察覺到周大康心情不好。
至于隨著他出現的那些白衣黑邊襕衫監生,眼睛全都盯著一個方向。如果目光如刀,那么被他們盯著的人不知道要死多少回。
可臉厚心黑手狠的越千秋,在那么多集體注目禮之下,他連眼皮子都沒眨動一下。可下一刻,他就迎來了周大康的點名發問。
“越九郎,你們越家就來了你一個?”
越千秋看了看左右,仿佛好一會兒才意識到問的是自己,立時挺胸抬頭,臉上還帶著非常得體的笑容:“周大人是問我?我不知道啊!您派來的送請柬的人,直接把給我的請柬送到東陽長公主府,所以我真不知道您還下帖子給了我那些哥哥又或者侄兒!”
說到這里,他就滿臉誠懇地說道:“不過,您派去送請柬的人真夠專業的,我那天是臨時起意跑去長公主府的,白公子也是臨時跑去找我挑戰的,可居然給我的請柬送去了那兒,給白公子的請柬卻還送去了白家。”
聽到這“真夠專業”四個字,周大康的臉色黑了黑,只覺得絕對是諷刺他為了保證請柬送到,于是故意打聽到人的行蹤,特意在長公主府堵人!
可他堂堂國子監祭酒,當然不會和鐘靈那樣容易被激怒,再加上這幾年越千秋雖說不大擠兌朝廷命官,可飛揚跋扈名聲在外,因此他立時決定,暫時撂下越家其他兒孫沒來這件事。
他這趟上書要求的是,所有七品以上京官子弟全都把兒孫送到國子監來讀書,但此次冬會請柬自然不會把所有京官的兒孫都囊括在內。這其中,三品以上官的兒孫都下了帖子,三品到五品之間的,則父祖挑官聲好的,至于五品到七品,那么就得父祖非常有名才行。
所以,此時此刻周大康環視眾人,開場白說得慷慨激昂。他先是盛贊了一番各人父祖的官聲政績,然后勉勵眾人以自己的長輩作為榜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當然,后頭八個字是越千秋總結的。當周大康精心挑選的國子監優等生上來動員眾人早些入監,不負家人殷切希望,他和身邊的白不凡說話時,語氣里就帶著毫不掩飾的譏誚。
“聽聽,只要在國子監好好讀書,日后就能當個名臣,這要是被爺爺聽見,非噴得他滿臉唾沫不可!”
“君子六藝是什么?禮樂射御書數,可現在國子監里那些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有多少?你看看這家伙,是不是一陣風就能吹倒?”
越千秋在下頭和白不凡對著一個個人逐一吐槽,等到國子監兩個監生出場,開始針對經義辯論的時候,聽得無聊,他終于毫不掩飾地打了個呵欠,想伸懶腰卻又硬生生放下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