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素來是整個金陵城的拜年時節。只不過,除卻真正關系親近的親朋故舊,大多數人就是揣上名帖,猶如撒傳單似的各處都送一遍,這就算完成任務了。反而是主婦們更忙碌,因為各處的年禮都要預先準備,這是最費心力的事。
所以,還沒出初五,一大堆少年不是跟著自家大人,而是成群結隊騎馬呼嘯而過,這一幕自然引來了眾多關注的目光。尤其有人認出領隊的是越千秋,那就更加不敢等閑視之了。于是,當這一行十幾個人最終駛入一條小巷子時,后頭也不知道跟了多少尾巴。
“確定人在家里?”
從戴展寧口中得到滿意的答復之后,越千秋就第一個跳下馬背,從容自若地走到門前,用力叩響了門環。他非常好地掌握著敲門的節奏,三下之后停頓一會兒,再是三下,可卻鍥而不舍,擺明了敲不開門就不走。良久,兩扇大門終于在他面前打開了一條縫。
然而,眼見門口這黑壓壓十幾個黑色衣衫的少年,那應門的小童顯然嚇了一跳。當他下意識地想要把門關死時,可使出吃奶的力氣,那兩扇大門卻紋絲不動。直到發現越千秋一手舉重若輕地按在門上,他方才醒悟到其中的貓膩,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先生……我家先生不會客。”
“我知道明先生輕易不會客。”越千秋笑了笑,露出了潔白的牙齒,從身后虎頭那兒接過一本書遞了過去,“我是白門越氏越九,之前李太白集才出了簡略版第一卷,這是還沒付梓的全版,想請明先生斧正。”
小書童這下不禁躊躇了起來。自家先生什么脾氣,他是知道的,最近金陵城最火熱的是什么事,他也是知道的。先生對于科場素來不大上心,卻唯獨對于搜集編纂衛詩非常感興趣,要是這樣一部送上門的詩集就這么給他拒絕出去,回頭他就慘了。
于是,他猶猶豫豫伸出手,等越千秋把東西遞了過來,他接過就隨便翻了翻。
認識字的他雖說看不出好與壞,可那上頭前四首確實是之前剛剛流傳出來的那四首,后面四首則是他壓根沒聽說過的,他總還分辨得出來。當下他急急忙忙地對越千秋說:“你等一下,我去送書給我家先生!”
眼見人一溜煙就跑進去了,越千秋這才退后兩步,而剛剛過來和眾人匯合的戴展寧已經開始對身后那群不大明白的少年解釋了起來。
“這位明先生今年剛好四十,那是個很傳奇的人。他總共考過三次會試,第一次針對出題的謬誤長篇大論批駁,據說差點沒把出題目那位老大人給氣死。
第二次人家寫的是花團錦簇文章,他不依格式,寫了一篇華采的長賦,事后還說,朝廷又沒有明文規定格式……就因為這個,之后他十二年不得解送。
最近一次會試,他根據題目寫了一篇格式無可挑剔的文章,卻把尸位素餐的大臣全給罵了一個遍。”
“這么猛?”白不凡忍不住瞪大了眼睛,“那就沒人打擊報復他嗎?朝中小心眼的人可是很多的!”
“那當然是因為我行得正做得直!”戴展寧還沒來得及解釋,一個聲音便從門內響起,緊跟著,一個沒有半點儒生氣質的八尺大漢便出現在眾人面前。他環視了瞠目結舌的眾人一眼,哂然一笑道,“我就是明守一!”
越千秋剛在心里暗贊了一聲果然和打聽到的一樣,好一條昂藏大漢,可緊跟著對方說出來的下一句話,就讓他剛剛建立起來的印象猶如碎玻璃一樣轟然崩塌。
“呵呵,剛剛第一句是開玩笑的。那些老大人們恨得直跳腳卻拿我沒辦法,是因為我家里有太祖皇帝丹書鐵券,所以人家只能干瞪眼罵娘,頂多阻著我的仕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