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失去了米波雷達的預警,伊拉克才對f-117徹底敞開了自己的懷抱,露出了嬌艷欲滴的,咳咳……
總之,在現代化信息戰爭中,如果說有哪個兵種最切合行動中心戰的思想,那就絕對非特種部隊莫屬。
既然要將衡建云連隊向特種部隊的方向武裝,那胡文海要采購哪些設備?話說回來,這年月連美軍自己的特種部隊,信息化都還在摸索當中,就算有什么好東西也不可能直接拿到市場上來賣。就算要賣,也肯定是在北約成員國自家賣,更不太可能敞開了供應中國——哪怕是1984年的中國。畢竟,所謂的“編外北約”,總歸還是編外的。
如果美國和中國關系真有那么鐵,就不是幫中國改進殲八戰斗機,直接賣兩條f-14生產線多好?好吧,胡文海承認,自己就是個“貓奴”。
所以說,要想實現他的設想,最終還得是發揮南泥灣精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那他最先采購的肯定是電子設備了?錯,如果說什么對一名戰士戰斗力最重要,那妥妥的是手上的武器。但如果說對作戰狀態影響最大的,估計很多人都會說是——戰靴。
一名步兵,也許在一場戰爭當中開火的時間只有戰場時間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可絕大多數時候,他都是要移動的。所以有一雙好軍靴,對士兵戰斗力的保護是至關重要的一點。與此類似的還有攜行具、軍裝、勞保手套、背包之類,不過那個技術含量不高,國內完全可以加工。
解放軍在新世紀以前,都基本是不怎么考慮士兵感受的,講究的是人適應裝備,而不是裝備適應人。在兩山輪戰階段,很多前線照片中其實有一幕很尷尬的局面,那就是我們的士兵經常是裸體的。
這是我軍后勤狀況很糟糕?是也不是。中國軍隊的后勤再怎么糟糕,也不至于讓戰士們裸體上戰場。而實在是熱帶叢林獨特的氣候,讓士兵極為不適應,前線貓耳洞等環境下,長時間的高溫、高濕度,讓人連衣服和身體的摩擦都受不了,甚至會導致“爛襠”的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戰士選擇裸體也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但是在作戰過程中顯然是不能如此的,所以有一套叢林靴和舒適柔軟不貼身的軍裝,對保障戰斗力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高支紗、高密度的府綢織物,國內也能找到,倒是不用跑到美國來采購。類似軍靴的制作材料,國內絕大多數也都有,這些東西最重要的還是一個設計思路問題。胡文海最看中的,其實只有一樣,那就是vibram公司的戰靴鞋底專用橡膠。制作適合越南山地環境的巴拿馬鞋底軍靴,使用vibram橡膠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
嗯,胡文海既然出手了一次,當然不可能還摳摳搜搜的。大氣如咱,就必須開始就樹立起一個概念,那就是胡記出品,必屬精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