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軍這個問題可是難住了這群人,只聽他們中的一個人搖頭道:“林主任,只有一張照片,很難判斷這款戰斗機的戰斗力。不過從它的氣動布局來看,肯定是優于我國的殲七、殲八戰斗機。不過我們的殲八改進了雷達和導彈之后,高空高速打了就跑,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屁,在空中搞排隊槍斃?你當人家戰斗機是死的么?”這邊這人話還沒說完,就有人噴了過去:“你導彈發射完了就跑,人家一個機動就甩掉了,等著被紅外引導追屁股?”
“我可以地面雷達引導!”
“人家低空突防,你地面雷達有用?美國人當年在越南也是你那么想的,結果呢?”
……
“好了、好了,這個問題先放在這里,咱們以后再談!”林千軍被這群人吵的一個頭兩個大,連忙制止住了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轉而問道:“那么,至少這架戰斗機屬于三代機的結論沒問題吧?”
“嗯,應該就是三代機。”這個問題上面,這群人倒是沒有分歧,痛快的給出了林千軍答案。
既然是三代機,那肯定就是優于二代機的吧。林千軍的思路倒也不復雜,如果二代機代表的高空高速那么好,美國人、蘇聯人還搞什么三代機?
實際上國內對二代的八爺角色定位也非常清晰,就是為了攔截蘇聯圖22m逆火用的高空高速截擊機。讓它去和蘇27比氣動、比機動性,能贏那才有鬼了。
只不過國內很長一段時間只能讓八爺扛把子,八爺才不得不扛起了戰斗機的任務,順帶連爭奪制空權都要壓在它的肩上。以至于后來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各種奇葩的腦洞八爺大戰f22、八爺吊打蘇27之類的文章才會層出不窮。
而這些文章被現實打臉之后,人們反而開始埋怨八爺不給力,沈霍伊是爛泥扶不上墻。胡文海對此從來都是不屑一顧,拜托,八爺本來就不是為了狗斗設計的好嘛?
也就是說,國內在八十年代里非常需要一種能夠爭奪制空權的專職戰斗機。這才是后來中國引進蘇27的原因,也是國家死活要把殲十研發出來的根源。
有了蘇27和殲十高低搭配,我們的整個國防體系才是完整的。在此之前,八爺真的是背負了太多它不應該背負的責任和期望。
空中排隊槍斃是邪路,是邪路,是邪路!重要的話要重復三遍。
林千軍直到此時,才宣布車上的人開始下車。要說起來車上的眾人直到此刻,才真正的看到美國大城市的景色。雖然是下.城.區的布魯克林,雖然這里只是一條不怎么繁華的小街道,卻仍然惹的眾人嘖嘖稱奇。
“美國人路上好多的汽車啊!”
“是啊,你看他們穿的衣服,可真時髦。”
“嚯,你們看那邊,好高的樓啊!”
林千軍站下客車,拍著手整理隊伍,大聲喊道:“好了,大家要注意外事紀律,不許擅自離隊,不許單獨行動。”
“是是,紀律上我們都懂。”林千軍的嚴肅換來了其他人善意的調笑,不過還是在他的指揮下逐個走進了街邊的一間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