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懂……”
白石腦袋里一片漿糊,嘴里說懂了,其實完全不明白胡文海是什么意思。你這都要把激光接收器裝到航彈上了,說不生產武器你騙鬼啊!
胡文海自己倒不覺得他的思路很難懂,畢竟他可沒想做中國的洛克希德或者諾斯羅普。
給軍工企業供貨是一回事,直接給軍隊供貨就是另一回事兒了。君不見后世華為,什么都沒干,一個中國間諜的帽子扣過來,直接就被美國人掃地出門了?
如果以后小胡同志還想把買賣做到全世界去,那最好先把自己給打扮成人畜無害的小白兔。
至于說小白兔是吃胡蘿卜還是吃肉……
哦,呵呵呵呵。
不管白石到底懂還是不懂,在胡文海的指揮下,他也得先把活干好。好在這顆航彈在制作的時候,顯然就考慮到了加裝導引頭的需要,有意無意的留下了很多方便固定的內部接口。
白石帶著兩只科研狗,拿出了能糊弄就糊弄的精神。有固定接頭就利用,沒有的話甚至干脆上膠水漿糊。航彈前端d保護鏡頭,就是用玻璃膠固定到了彈體上面……
就這么憑著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制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最后竟然真的讓他們將一套激光接收機給塞到了這顆彈體里面。
這邊白石三個人正忙著,胡文海也沒有閑著。他從旁邊的擬真機操作棚里——對的,這東西也是始終在發展。開始的時候只能放在501廠辦會議室,后來體積縮小功能完善之后就弄到了露天放置。而現在,這條跑道旁邊已經修起了一棟小木屋,里面放的完全是為無人機量身定制的操作臺,而不是刻意模仿真機的操作臺了。
胡文海從這操作棚里扯出一條電線插排,然后抱著一臺蘋果麥金塔電腦,就蹲在跑道旁邊迎著寒風開始敲打鍵盤。
這臺麥金塔電腦背后的打印接口,接了一個64針的pc104總線。總線插槽上,一條數據帶連接著航彈內部的一塊工控單片機。
而隨著胡文海不斷的敲打鍵盤,彈體尾部的四個尾翼,則開始不斷的進行擺動。
不用問,整個激光引導頭的激光散射定位都是出自他手,自然接口程序也要由他來完成了。
現在他的工作,就是把紅外引導頭反饋的操作數據,轉化成這枚航彈的導引律。所謂導引律,就是比如說如果我的彈體角度想向右偏移10度,那么對應的我的舵面要如何調整?調整多少時間?
由于每一種飛行物體的氣動條件都不同,所以其導引律也都是不完全相同的。
如果真要研究起這個導引律的問題,一個彈種或者無人機型號刷出個百十篇的論文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