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旁邊的操作棚里,一名航校教官已經準備就緒,正在熟悉和擬真機不太一樣的操作臺。
遠處,在距離跑道兩三百米的距離上,此時已經挖了一條壕溝,并且壘起了胸墻,確保人站在里面只能露出個頭來。東北冬天的天氣條件下,挖出這么個坑來可是不容易。但為了武器測試時人員的安全,卻也是必要之舉。
這不是,胡世武和一干老頭,此時都已經興致勃勃的搬著馬扎蹲在里面了。胡文海親自監督鄧仁亮和白蓉兩人做好無人機起飛前的最后檢查,拿起電話向機場申請了起飛許可,隨著他的一聲令下,航校教官操作著無人機輕松的滑離了地面。
看到無人機逐漸向著機場方向飛去,直到在天空中已經分辨不出它的身影,胡文海這才帶著白石他們三個人也跑回了壕溝里面。
“哦,這飛機是要飛到哪里去投彈啊?我看就在咱們廠附近得了,跑那么遠丟了咋整?”白泉頤干看著飛機飛走,卻不知道要飛到哪里去,更不知道整個實彈投射的詳細計劃,不由又說起怪話來。
“哈哈,你當那導彈是你呢,還能跑丟了?”王德陽這兩天惡補了一下激光制導的基礎知識,如今可是對這次試驗最上心的老頭了:“人家那是高科技,你丟了導彈都丟不了。再說不跑的遠一點,又怎么顯出咱們這個激光制導的厲害了?”
“你說的不對!這跑的遠啊,是為了測試慣性制導和那個什么——哦,防區外武器的性能,和激光制導沒關系!”
“怎么沒關系啦,最后還不是要考驗激光引導頭發現目標的能力?”
……
胡文海無奈的看著這群老頭,真不知道應該怎么評價他們好。說他們喜歡拌嘴吧,其實也不是,這應該是這個小團隊溝通的一種方式,只是比較另類吧。
而且別看他們喜歡互相嘲笑、抬杠,但是在這種貌似無聊的行為中,老頭們似乎還真能發現一些問題或者幫助他們對知識融會貫通。
只能說每一個團隊工作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但幾十年合作下來,他們早就已經建立了特殊的激勵機制,保障每一個成員的工作積極性。
這讓胡文海有些感慨,其實我們并不缺少先進的管理方法。西方的管理方式發展到最后,或許和這一群老頭蹲在這里拉家常沒什么不同。只不過人家能形成理論并且復制這種成功,而很多時候我們又迷信這種西方的理論和成功,也能毫不費力的移植到中國的社會來。
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很多企業的iso體系其實是應付認證的。有些真的按照iso體系管理企業,反而沒有一些中國老板的“土辦法”好。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單據往來的公文旅行中,反而效率沒有我們老板親自下去走走看看發現問題高。結果究竟是我們的老板“土”呢,還是iso的體系不適合我們的實情?這個恐怕是說不清的。
但隨著后福特制造時代的來臨,事實是反而很多西方工廠又開始重復一些貌似很“土”的管理方式了。流水線退潮了,協作裝配興起了,強調團隊合作,不強調各司其責了……
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看大家各自的實際情況。太祖說得好,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
胡文海邊聽著這群老頭在那吹牛打屁,邊關注著手邊扯過來的一條電話線。大概過了十多分鐘,這放在地上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原本略有嘈雜的現場,頓時變得落葉可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