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項目組成員都是國家研究員,沒有理由——”
“我看可以嘛!”突然想起的說話聲,讓林千軍和胡文海齊齊抬頭,翟友江已經把自己的軍裝換掉,穿著一身不顯眼的白襯衫,笑瞇瞇的找位置坐了下來。
“小胡同志這個要求,我看完全是合情合理。這世上哪有讓人家拿錢,卻不讓人管事的道理?”
翟友江興致勃勃的說道:“我完全支持小胡同志的要求,如果林主任不能替你申請來這個條件,那我就推動北航接受這個條件!我相信有小胡同志的支持,我們北航完全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來!”
翟友江的目光可不只是盯著胡文海現在手里這20多億人民幣,實際上他這段時間一直在關注著偉哥的臨床試驗。從空軍總醫院得到的消息,對偉哥的臨床反應,不僅是中國專家,就連fda的人也很有信心——這方面格魯門可比國內還要上心的。
如果偉哥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臨床試驗,上市之后那就是每年至少十億美元的收入。哪怕美元和人民幣匯率不再變動,也是每年28億人民幣的大項目。
20億一朝或許不夠f-14國產化的投資,但若是每年20億人民幣,翟友江感覺自己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f-14國產化最快10年總要有個結果,慢的也就是20年。每年20億的話,那就是兩百到四百億,這可是兩彈一星級別的投入了!
林千軍看到的是體制上的困難,看到的是國家對項目的掌控力。但是翟友江看到的,卻是一個科學家擺脫,咳咳,他看到的是科學家能夠掌握項目的機會。
胡文海不想在項目進展的過程受到干擾,同樣負責項目的科學家也不想受到干擾。如果項目的管理權,從一個龐大、復雜、并且僵硬的體制下解放出來,說服胡文海只要項目有進展,并且未來的前景明確就行了——你不需要考慮過去項目背后的那些東西,沒有政治問題,沒有人情問題,沒有體制問題。
別人不知道,翟友江卻深刻了解航空系里面的水有多深。空軍、海軍、三機部、軍工系統、科研院所,下面各家研究院和工廠的關系盤根錯節。不用說別的,看看斯貝如今在哪里,就知道這個系統下的項目組實在沒有什么安全感。
馬上就要出成果的項目組都能被砍掉下馬,md82組裝這種不靠譜的項目能扔給什么基礎都沒有的上航,某些人的做法甚至是明目張膽的偏袒……
所以在翟友江看來,胡文海真是一個堪稱完美的投資人。
有錢,有胸懷,關鍵是有什么問題只要說服他一個人就行。
就是這么簡單的要求,對翟友江來說,對北航來說,便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這個我也做不了主,胡總還是等上面給出的回答吧。”林千軍哭喪著臉,果然這筆錢不是白拿的。
“好,那我就等等。”胡文海有些意外的看了翟友江一眼,沒想到他竟然如此旗幟鮮明的支持自己。
那是他不知道,如今國內的科研院所究竟過的是什么日子啊!
“第三,作為私營企業,林主任應該也知道在國內的供應體系里,私企是個什么地位。新科公司手里有錢,但沒有配額就是買不到東西。所以第三點,我希望能夠取得和國企、至少是外企相同的材料供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