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未來反目成仇的兩個創始人,倪光南和伍車行。此時卻還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
毛青竹仔細的端詳了倪光南一番,然后點了點頭:“看起來像個書呆子。不過大概在書呆子里算是有點本事的。”
看人的本事,毛青竹是從來不缺的。
“把他拉到新科公司來,這是你的第一個考驗,去吧。”
毛青竹聞言一愣,詫異的看向胡文海道:“他是誰,是干什么的,你要他做什么?這些基礎的信息,總要告訴我吧?”
“你如果去了美國,只會比這還茫然,難道到時候也有人告訴你這些?”胡文海反問一句,不過想了想,還是說道:“待遇上面你可以隨意開價,至于工作,你只要告訴他三個字晶圓廠就行了。”
說完,他也不管在那冥思苦想的毛青竹,抬腳走進了中科院計算所的大門。
別看中科院計算所頂著中科院的牌子,名義上是中國計算機研發的最權威機構,然而此時的計算所實在算不上好。
幾棟四五層的小樓、大片的平房,再加上和普通國企差不多的綠化和略顯破敗的陳設,一點也沒有國家頂級科研機構的形象。
可是話說回來,此時的中國科研機構,其實大抵差不多都是這樣的。
在科學的春天來臨之后,首先讓中國科研人員體會到的不是溫暖的春風,而是科學的倒春寒。
八十年代的經濟發展,不僅犧牲的是國防建設的投入,被犧牲的同樣還有中國的科研機構。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轉化困難,科研人員濫竽充數,有能力的研究員紛紛下海,結果就是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造計算機的不如賣雞飼料的結果。
“這是……哎呀,胡總!”計算所主樓門前,讓人驚訝的是當初在南疆見過一面的,號稱第一軍最會做思想工作的政工干部海逸鯨就站在這里。
看他熟稔的樣子,顯然不是第一天在這邊工作了。
“胡總,自從南疆一別,可是有日子不見了。快請進吧,知道你要來,我可是好不容易搶到了這個迎接的重任。”
胡文海笑笑,如果自己真的這么受重視,那就不會是只有海逸鯨一個人在這里,而是更多人出來迎接了。
這個海逸鯨,不愧是作老了思想工作的政工干部,這一張嘴能把死人說活了。
“海政……哦,現在應該叫海主任了吧,我可聽說你升官了。”胡文海和海逸鯨并排向計算所的主樓里走去,空曠的走廊門可羅雀。
“那不還是借了胡總的光,領導們認為我有和伊拉克人打交道的經驗,才給我加了點擔子。”
海逸鯨嘿嘿笑著,將胡文海帶進了一間面積頗大的會議室。在會議室里面,此時已經坐滿了老老少少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