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五月的繡城已經是一片春暖花開,舒適宜人的天氣了。
背靠大海的渤船如果排除掉那永遠響個不停的生產噪音,排除掉高聳入云的煙囪,排除掉車來車往的煙塵,破敗老舊的基礎建設和斑駁銹跡的巨大鐵件,倒也真的是一片小資心儀的后工業時代魅力勝景。
不過可惜,這些東西如今可是一樣不少。所以恐怕如今的渤船,是真的一點也沒有小布爾喬亞這種生物的存在土壤。
也就是說,如今的渤船工人中,大家都現實主義的緊。
不現實也不行,渤船雖然是繡城數一數二的企業,可架不住人多。一萬多人的在職職工,小一萬人的退休職工,外圍上十萬人的配套企業職工,這么多人吃的就是渤船這一口飯。
人一多,再如何厚實的家底大家分分,也就顯不出來了。
五分鐘的全體職工大會,這種別開生面的工作方式,仿佛是宣告了新科公司做事的與眾不同和雷厲風行。
這不是,開完了職工大會之后,當天技能考試和崗位大比武的人就到了渤船廠區內,開始著手組織這些工作。
沒有標語,沒有條幅,沒有又臭又長的動員大會,沒有領導講話,沒有虛榮空洞的會場布置。渤船的工作仍然是照常進行,只有被廣播里叫到名字的工人,才允許離開工作崗位,成隊成隊的登上開到廠區里的大客車,遠赴繡城進行技能考核。
造船業需要的工藝很多,最基礎的車銑刨鏜磨就不說了。焊接工藝也同樣重要。胡文海當初造航模噴氣發動機。靠的就是渤船這里才有的氬弧焊技術。
類似的還有鑄造、鍛造、熱處理。模型、電工、機修工,管工、雜工、油漆工,打磨、裝配、起重工……
真要一個個的全說一遍,那非得有相聲演員報菜名那樣的記憶力和嘴皮子不可。
光是為了湊齊這支測試隊伍,胡文海就從繡城工業局下屬的各大企業拉出來一支三四百人的隊伍。不過鑒于為了不耽誤渤船本身的生產秩序,以及本身渤船也沒有這么多的設備和場地能夠供測試使用,同時也是擔心測試本身在渤船舉行會受到什么干擾,所以測試地點被分別放在了繡城不同的企業里。
整個測試由三方完成。一方是繡城工業企業提供的測試場地和評分人員,一方是新科公司派出的監督考核團隊,第三方則是工業局派出的協調隊伍。
作為沒有直接利益關系的測試企業,既然是工業局派下來的任務,新科公司又提供了一定的報酬,那也就盡心盡力做到最好就是了。
好在職工技術評級這種事情并不是沒有先例,中國本身就有八級工制度,只不過到了八十年代已經逐漸名存實亡而已。原本憑評定技術等級決定工資級別的制度,逐漸變成了靠資歷、級別和職位評定工資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