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豬腸。一頭在人的嘴里,另一頭用筷子夾住,然后輕輕一撕——
豬腸先是像抻懶腰似的伸展了一下,充分的展示了食材本身的彈性。然后中間部分變薄,啪的一聲斷成了兩截,又充分顯示了它的軟爛。
看著王淑芬大口大口的消滅著碗里的食物,愛德華和凱瑟琳不自覺的都咽了一口唾沫。
再看到自己手里冷硬的披薩,肚子明明更餓了,愛德華卻已經沒有了繼續吃它的。
“該死的,這是中國普通工人就能吃到的東西?”愛德華明顯有些沮喪。不過隨即振奮起來:“親愛的,我覺得咱們這周的約會,放到一家中餐館應該不錯。”
凱瑟琳咂了咂嘴,點點頭:“嗯。我也這么覺得。”
“不過,中國人的工廠真的是不講利潤的嗎?”凱瑟琳好奇的向愛德華問道。
“嗯,他們是共產主義國家嘛,國營工廠應該是這樣的吧。”二把刀國際政治學選手愛德華瞎掰:“聽說在中國,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廠長是要被拉出去槍斃的。而且他們的工廠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生產產品然后發給公民使用的。從這一點來說,確實沒有必要為了追求利潤不擇手段吧。”
“那這么說,中國的化妝品完全沒有必要添加化學品來欺騙消費者了?”
“嗯,是這樣的。”“博學多才”的愛德華重重的點了點頭。
“哦,我想要這個,就是這個!”凱瑟琳聽的雙眼放光,將雜志拍在了床上,指著上面里根老婆南希說道:“ruby的化妝品,純天然,無污染,綠色環保!沒有添加化學品!”
上帝啊,感謝你將普通美國人教育的不是腦袋里都是肌肉,就是腦袋里都是脂肪。胡文海如果看到這一幕,一定要大喊一聲:反智主義萬歲!不可。
“不過,這種化妝品到哪里去買呢?”
想到這里,凱瑟琳犯起了愁。
第一百九十八章五毛五美分
“三鮮餛飩!15臺三鮮餛飩五份!”
“3臺肥腸面兩碗!”
“左宗棠雞1份外帶!”
紐約唐人街的合記飯店是左近極有名氣的一家飯店,裝修和服務也不像其他唐人街里的蒼蠅館子,而是布置的很符合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式加上中國元素,骨子里卻是美國人的那種極簡風格。
八十年代在絕大多數美國人眼中,中國有三種印象。其一是那種把美國新聞加上加拿大新聞,最多算上墨西哥新聞就當國際新聞的人。對這種人來說,中國這個遙遠國度大概還是腦袋后面拖著辮子的封建社會。
其二是對國際事務稍有了解的,大抵是把中國人當做是大號的共產主義非洲,或者窮兵黷武的大號越南。總之那就是個集權國家,毒菜統治,人民全被洗腦,隨時隨地準備分分鐘找個國家滅一滅……
其三就是到過中國的極少數美國人,印象大概也就是三十年后中國人看朝鮮差不多的感覺了。
總之不管是哪種人,這個年代的美國說真正對中國有所了解的,簡直是鳳毛麟角。而絕大多數美國人。不是對中國抱著1900年之前的印象,就是有著不切實際的偏見。
然而美食是沒有國界的,哪怕是瑞典鯡魚罐頭,不也一樣有人會想要嘗試。并且相信對于瑞典人來說它確實是一種美味?
人類對脂肪、糖和碳水化合物的審美,事實證明是不分種族和國界的。真正的美食,對所有國家、所有文化的人來說都是想通的。哪怕是到玉林采訪狗肉節的美國記者,同樣也會被美味的狗肉火鍋吸引,丟掉攝像機坐下來一啖香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