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結構設計是們科學!科學懂嗎?什么年代了,還搞放衛星那套呢。你們這部分要想的辦法是砍哪部分功能,給晶閘管省空間。而不是神神叨叨的,要搞什么體積和散熱都減小的晶閘管。”
“哦。所長你也在。”梁宏偉看到顧所長,這才收起了滿臉的不耐煩,規矩了不少。不過嘴上的抱怨,仍然是一點沒少:“您可是飛機設計上的泰斗,就這么不按科學規律蠻干,您也不發表一下意見?”
“看看再說。”顧所長擺了擺手,沒有說的太多。
見顧所長是這個態度,梁宏偉也收起了不滿意的樣子,無奈的點了點頭。
一段無人機的機身被擺了出來,大概是在飛機的前半部。為了長時間滯空的需要。針眼無人機需要攜帶大量的燃油。而考慮到燃油的動態重量變化,一般來說需要把油箱放在重心點上。這樣一來。飛機的后半段就是油箱、發電機、電池和發動機這樣的組成。
而飛機的前半段,則主要是各種傳感器、處理器、網絡和電子電力設備。為了不對飛機的重心造成影響,每一個子系統的每一件設備的添加或者減少,都必須有結構工程師來進行詳細的計算,尤其是無人機這種體積小,很難留有冗余技術指標的系統,每一點重量就更要斤斤計較。
“好了,我們來看看。”
胡文海打開紙箱,從里面拿出了一塊影集那么大的電路板。上面是一塊金屬圓片鑲嵌在pcb板上,圍繞著這塊圓片,各種貼片和元器件仿佛排列整齊的軍隊一般,充滿了和諧的美感。
“這就是集成門極換流晶閘管?”
不僅是羅西,在場的所有人都抻長了脖子,滿腹好奇的看著胡文海手里這塊東西。
“它有什么用?”
顧所長好奇的看了看,指著中間的金屬圓片說道:“這就是晶閘管吧,看起來和原來沒有什么區別。”
“是沒有區別,它只是能夠更好、更快的實現晶閘管的全部功能而已。”胡文海點了點頭。
igct和igbt功能上或許有想通的地方,但igct的技術脈絡是從晶閘管到gto一脈相承,始終都是對晶閘管的一種控制技術改進。
不像igbt使用的是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和晶閘管已經不是一個基礎了。
在igct身上,當然還能看到晶閘管的樣子。真正起到革命性作用的,實際是集成的門極換流技術。簡單的說,就是把硬門極驅動電路和門極換向能力集成到了一起。因為它的驅動電壓下降、門極換向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igct的原理雖然與晶閘管和gto相同,但由此導致了能耗降低,將晶閘管的配套功能都集成到芯片上,最終一大堆占地不菲的整流和散熱設備,就變成了相冊影簿大小的一片電路板,也幾乎不需要什么散熱需求了。
從原理上來說igct可以說只要有了gto的技術,接下來就是思路問題了。歷史上好死不死,這個思路始終沒人想到。等abb好不容易靈光一閃,結果沒幾年igbt橫空出世,硬是把屬于igct的風頭搶了個七七八八。
但不管怎么說,如今的國內、不,甚至是國際上,連gto也只有一家德國公司剛剛研究了出來。
igct,可以說是領先了世界兩代的真正的“黑科技”了。
只要看到胡文海說完,周圍幾乎所有人都露出不以為然的神情就知道了。
這么大一片電路,就說能實現整個晶閘管整流系統的全部功能,幾乎是他們無法想象的事情。
不過胡文海可不會照顧他們的感官,招呼著羅西,兩個人就在這一段機身上開始將igct電路板安裝上去。
實際上因為集成度幾乎做到了晶閘管整流的最高程度,安裝igct幾乎沒有什么困難,相反卻容易的很。
將模擬需要整流的電流電力的線路連通,在所有人懷疑和擔心的目光下,胡文海痛快的按下了手上的通電按鈕……
ps:啊,對不起大家,明天想請假一天,和家人打算去附近的溫泉放松一下!迎接2016!
表打……
最后胖周在這里,也祝愿廣大讀者朋友,在2016年,有一個新的開始,人生更加幸福美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