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繼續觀察丁37區周圍動向。如果有惡狗和老鼠靠近,隨時準備引導暴風雪抵達。”
“獵豹明白。”
衡建云知道惡狗是安南人的偵察兵。老鼠則是安南人的民兵。前指的意思很清楚,如果安南人有任何靠近丁37區救火的舉動,直接就可以用他手里的激光照射器,引導后方的遠程火炮和火箭炮進行火力覆蓋。
……
春城前指,看著針眼無人機回傳的紅外圖像,聽著衡建云從電臺里描述的打擊效果,不少年輕的參謀甚至要興奮的跳起來了!
五發!五發巡航溫壓彈,輕易的報銷了一個安南人的大型補給基地!
雖然有安南人沒有在這方面進行防備的關系,但這也說明了溫壓彈這種武器打地鼠的效果有多么驚人!
一枚綠箭巡航溫壓彈。成本大概是人民幣三十萬左右。畢竟這種武器是前線部署的短程武器,射程不超過二十公里。制導采用人在回路的電視/紅外制導,大概也就相當于一發“蛙”式戰術導彈的價格。當然綠箭巡航溫壓彈的體積比蛙式小。但是內部的控制技術卻至少超過了蛙式兩代。
這么一平衡,成本上倒也是差不多了。
也就是說,五發綠箭巡航溫壓彈,成本一百五十萬人民幣,就消滅了一個安南人的大型補給基地。
而如果是換了遠程榴彈炮的炮彈,別說根本無法摧毀山中的坑道。就是把這個山頭“洗”上一遍,一百五十萬恐怕也不夠啊!
別看單位成本上升了,但是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整個戰爭的總體成本,確實呈現出下降趨勢的。
這還沒算精確制導武器對后勤壓力的減輕,沒計算技術兵器在隱蔽、快速轉移和人員傷亡方面的優勢,這些在戰場上根本不是能用金錢衡量的標準了。
以過往的南疆戰斗經驗,解放軍若想攻破一個防區中的防御節點,那將是一個系統工程。
首先要在一片防區的制高點上與安南軍隊展開激烈的步兵交鋒,付出一定代價之后占領制高點,然后引導重炮兵部隊打擊周圍的山頭防線。
占領山體表面,還要拼著命肅清坑道內的敵人。在拔除了這些前線據點之后,解放軍還得做好付出重大傷亡代價的心理準備,與敵人在指揮部、補給基地這樣的重要防區節點決一死戰。
這么一套下來,就說拿下者陰山一戰,當時的前線指揮員31師師長可是準備好了兩百口棺材的。
當然,由于廖上將的精彩指揮和細致準備,者陰山一戰我軍打的那是相當漂亮,犧牲的烈士才沒有上了三位數。
可如果當時有針眼無人機,有綠箭巡航溫壓彈,應該會有更多的烈士能夠活著走下戰場吧?
就比如,現在一樣。
有針眼無人機進行戰區監視,斷掉了敵人的前線補給基地,接下來可以想見安南人在這一塊防區的部署將很快土崩瓦解。
后方的補給上不來。大股補給隊伍的行動瞞不過針眼無人機的監視,更躲不開遠程炮火的襲擊。小股補給部隊的行動,沒有前線補給基地。攜帶的給養連自身消耗都滿足不了。
所以接下來,安南人就將面臨兩種選擇。一個是再來一次7.12反撲那樣的雞蛋碰石頭。要不然就是干脆放棄這片防區。
安南人怎么選擇都是錯。
而達成這樣的戰術效果,我軍甚至連一個負傷的戰士都沒有。
春城前指的解放軍們,心底感覺好像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誰也說不準這么搞下去,只要有錢任性,是不是能打出一場零傷亡的戰爭來?
“讓針眼無人機返航。”
“是,針眼無人機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