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新科公司不是中方的白手套,那也得有人信啊。
看看新科公司做的這些生意,如果不是中方白手套。個人憑什么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壯舉?除非胡文海是千年不世出的奇才、天才,還得再加上能夠預知未來,或許才能白手起家做出這番事業。
和中方白手套這個解釋相比,顯然后面這個可能性小的可以忽略了。
新科公司在中國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這應該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若非如此,三菱也不是什么街邊小賣部,難道是誰都能上門參觀考察的?
在山崎正孝眼里,新科公司的這支考察團,分明就是中國官方批了個馬甲。
而蕭野芹手里掌握著一筆巨大的資金,嘴里說出來的話自然就有份量。三億美元和十億美元當然不同。十億美元和一萬億日元的生意又自不同。
為了一萬億日元的大生意,三菱集團就是推動日本政府通過一兩條法律都沒問題,何況是跑一跑貸款而已。八十年代正是中日友好的階段。推動一項定向采購日本企業產品的援助貸款,并不是那么難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對日本政府來說,這將是一筆很拿得出手的政績。
一萬億日元,按照如今匯市的走向趨勢,這可是相當于四、五十億美元的大生意。能產生多少就業崗位,能讓日本的經濟催生出多少內部需求,又能推動多少產業發展進步,這里面的利益足夠讓一切資本家和政客都鋌而走險的程度了。
顯然。能夠實現中方這個要求的絕不止三菱一家。在日本可是號稱有四大財團,想必三井、住友和富士也一樣會為了拿到這筆生意無所不用其極。
可論到對政府的影響力。還是我們三菱最強。
山崎正孝心里雖然這么想著,可卻莫名的生出了一些緊迫感。
“新科公司如何證明。自己可以推動這樣的政治事件呢?”山崎正孝壓住正在砰砰亂跳的心臟,強自鎮定的問道。
蕭野芹攤手,笑道:“這就回到我剛才說過的提議了,為了顯示誠意,我們可以先拿韓國人來練練手。”
“韓國人?”山崎正孝說出這個詞的時候,可以說幾乎是咬牙切齒的狀態。
日本是國際造船業的霸主,可是這個霸主到八十年代對國際造船市場份額的占有卻開始停滯不前。到八十年代中期,干脆市場占有率開始了大幅度的后退。
這一切都源自于該死的韓國人。
韓國在七十年代進入造船業,以政府出臺法律保護和獎勵、補貼造船,形成了五大造船企業。等到這五家造船企業在韓國國內拼殺出來之后,韓國政府開始鼓勵,甚至是親自下場幫助他們兼并韓國國內的其他造船企業。
到八十年代,韓國國內的造船業正式形成了五比九十五的格局。也就是說,以現代、大宇、三星、韓進和漢拿五家造船廠,掌握了韓國國內95%的造船能力,人為催生出了資本雄厚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財團。
至此,功成身退的韓國政府開門放狗,五支餓狠了的惡狗就此出籠,爭先恐后的搶奪原本屬于、或者即將屬于日本造船業的市場份額。
三菱重工是日本造船業的龍頭企業,韓國造船業的崛起對它的打擊自然是最大的,否則也不會突然空余這么多富裕產能需要出售給中國。
作為三菱重工船舶海洋事業本部的常務董事,山崎正孝可是恨不得把韓國人油炸了蘸上芥末丟到嘴里嚼碎了然后吞到肚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