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柴老,您怎么來了!”
孫廠長手上舉著一個臨時制作的尋人牌子,他本身也一直在盯著接機口,很容易就看到了目標明顯的中方隊伍。
然而當他看到隊伍打頭那人的時候,仍然幾乎是驚叫了起來。
“怎么,你覺得我是老的走不動路了?”柴老眼睛一瞪,對面頓時軟成了一根面條。
“那哪能,您可是一點也不老!”孫廠長一個激靈,就差指天賭咒發誓了。
“胡文海那小子呢?”柴老往孫廠長身后看了一眼,頓時皺起了眉。
“胡總在展會呢。那邊不能沒人盯著。等把您和這次過來的隊伍安排好了,晚上展會結束就能見到他。”
“哎,干嘛等晚上?我這就去見他!”柴老說著話就要走。總算是最后被孫廠長給拉住了。
“柴老,柴老!”孫廠長腦門見汗,連忙說道:“胡總那邊白天忙的很,咱們就算去了,也是說不上話。同志們路途辛苦,先去酒店休息一下,晚上見也是一樣的!”
孫廠長和柴老旁邊的小劉兩人連連相勸,這才打消了柴老的激情,跟著把隊伍拉到了潮見酒店。安心的等待著夜晚的來臨。
新科重工和大港造船廠的銷售科科員們拖著一天疲憊的身軀,總算是回到了他們居住的潮見酒店。
大港本地還真能找到不少懂日語的人。不過大多數都是當年滿洲國的時候學的,如今這些人少說也五十多歲了。孫廠長可是把廠子翻了個底朝天。才好不容易湊齊了現在這支隊伍。
而隊伍里間或有幾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那一準就是新科重工的銷售科員,一水的社會招聘人員。胡文海這份說招人就招人的霸氣,真是讓孫廠長眼饞不已。
然而如今不論是五十多歲的大叔、大爺,還是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回到潮見酒店的時候,全是滿臉的疲憊。
胡文海讓人安排他們去潮見酒店的餐廳用餐,自己則留在了酒店大堂。不是他忙了一天沒有胃口吃飯,而是他看到了滿臉焦急的孫廠長。
“孫廠長,怎么了?沒接到國內的隊伍?”胡文海見到他的表情,不由有些擔心皺眉。
“接到了,我是來接胡總的,柴老來了。”孫廠長表情嚴肅。
“柴老——”胡文海開始還有些莫名所以,緊接著就又重復了一聲:“柴老!”
他有點不敢相信的問道:“你們中船的那位柴老?”
孫廠長默然點頭。
胡文海不由跳腳,瞪了眼睛:“開玩笑的吧,老爺子今年怕不是有七十四了!這不是開玩笑嗎!”
中船的柴老這個名字胡文海也算是如雷貫耳了,這倒不是他重生之前知道的,而是重生之后才聽說了這個名字。
柴樹帆,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董事長,前六機部部長、黨組書記。在船舶工業領域,不,不僅是在船舶工業領域,而是在整個重工業領域,這位至少能算半個中國重工業的設計師,船舶工業的奠基人。
柴樹帆是引進派,早年蘇聯156項目,他作為國家計委副主任就是負責鋼鐵和化工重工業項目落實的關鍵人物。七八十年代,他恢復工作之后又在外貿部主持參與了43方案。中國引進大化肥、大乙烯和重型軋鋼設備都有他的身影。
就連當年引進斯貝發動機,都有他的影子。
到了八十年代,更是他親自說服了香江的包玉剛將六艘總價值一億的萬噸輪交給中國船廠建造。首次打開了中國造船業的港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