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普通船舶的建造方式不同,水面船舶的建造是在船臺進行的,哪怕是航空母艦也一樣要露天建造。
但大黑魚的建造卻一開始就是從車間開始的,核潛艇的建造雖然不是使用的巨型總段造船法,但最后有一步工作卻和巨型總段造船法有異曲同工的作用。
那就是如何將大黑魚從車間里挪出去,如何把它安放到船塢中。
091核潛艇噸位五千噸,比一艘三萬噸散貨輪的一個總段要重的多了。而核潛艇的特殊性,更是對搬運過程中的穩定度和精確度有著極高的要求。把搬運核潛艇的技術拿來做散貨輪的總段合攏,那只能說是殺雞焉用牛刀。
當巨型總段開始靠攏,最終距離逐漸縮小。激光經緯儀開始將自己測到的數據,傳輸給銀河1號擬真機。根據擬真機的計算,將數據傳輸給三維調整機,三維調整機驅動頂升液壓系統調整總段姿態……
這里的難點,是在船舶總段下面布置的頂升模塊壓力必須分布均勻。這其中每一個頂升模塊需要出力多少、船舶姿態的控制程度,涉及到的是相當復雜的計算過程。放到二、三十年后,這些計算只要有一臺筆記本就能搞定。但是在八十年代,它們實現的基礎,則是銀河1號巨型機。
經過最后的調整姿態,總段間的剖面逐漸對齊,互相之間的距離也已經減小到了連人也擠不進去的程度。
終于,總段之間的縫隙越來越小,最終船體合二為一,再也難分彼此。
“嚯!”
“成功了!”
“太棒了,我們成功了!”
“巨型總段造船法萬歲!”
“中船萬歲!”
“我們成功了!成功了!”
就在那一瞬間,整個船臺化成了一片歡呼雀躍的海洋。所有人都忘乎所以的在歡呼著、嚎叫著,忘我的去擁抱,去吶喊。去把手上所有的東西都扔出去。仿佛不如此都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激動心情。
就連胡文海自己都有些按捺不住。不經意間就濕潤了眼睛,悄然緊緊的握住了雙手。他的目光注視著龐然大物似的船體,卻發現自己張了張嘴,最后只喊出了一句話
“中國工人萬歲!”
單獨看,這句話似乎只是一句口號和標語。但唯獨在這一刻,它是充滿了驕傲的感情。胡文海突然明白了,這些“口號標語”誕生時候的魔力。為了這樣一句話,真的有讓人拋頭顱、灑熱血的力量。
“中國工人萬歲”
“中國工人萬歲萬歲”
“萬歲萬歲萬歲萬歲”
漸漸地。船臺上除了萬歲聲,再也沒有了其他的聲音。
“好,好啊!”
柴老竟然也有些熱淚盈眶,憑欄遠眺,目光所及之處,到處是歡呼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