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在商場上混的久了,就連技術人員出身的艾迪遜也練出來了一副厚臉皮。
他搖頭道:“胡先生,我必須向你說明一下我們資本主義社會的行為方式。美國和你們中國不同,是一個契約社會。也就是說,只要沒有落到紙上,就不算是有效的承諾!只有法律能宣判一個人是否有罪,只要不觸犯法律,任何行為都是允許的。”
“抱歉,這件事情真的不行。”
胡文海揮手,斷然拒絕:“與杜邦的這筆交易高達八十億美元,我不可能這么輕易放棄。”
艾迪遜咬咬牙,拋出了今天的殺手锏:“我們可以共同建設一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中國方面每年可以派遣五百人以下到設計中心工作學習。摩托羅拉在中國的技術專利,可以全部授權給新科公司!”
威廉姆斯這真是破釜沉舟,寧可放棄中國市場,也要拿下加達里集團的股份了。
簡單的說,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有所謂三個部分。分別是前端設計,晶圓代工和后端封測。后端封測的技術要求相對不高,在這個行業里占的比例不小。
而晶圓代工業八十年代和前端設計還沒有分開,基本上大多都是自己設計、自己制造。不過再過一年,臺積電成立,業內就會知道這塊市場有多么大了。
前端設計,不用多說,就是產業前端工序中,芯片設計的這部分。別看沒有精密的設備和各種現實門檻,但這一塊卻是最難追趕的。因為決定設計水平的,是人的素質。
封測的不用說了,追趕起來沒難度。晶圓廠八十年代在美國引進沒壓力,美國人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前端設計,在于幾十年沉淀下來的設計行業人才優勢。
摩托羅拉現在干脆要搞一條龍“援助”,晶圓廠幫忙建最先進的,設計人才幫忙培養,這真是妥妥的“美奸”了。
摩托羅拉圖個什么?
說起來也不奇怪,看看“頭號共諜”格魯門吧。賣戰斗機操心費力,可利潤真心不高。美國海軍購買f-14,早期報價是1500萬美元,后來因為美元通貨膨脹。差點把格魯門給虧死。
美國海軍總共接收了429架f-14戰斗機。交易額在百億美元左右。利潤?十億?二十億?還是三十億?也就到此為止了。格魯門獲得的利潤不會超過30%。可是看看偉哥的銷售,單1985年第一年上市,還沒有徹底打開市場的偉哥,就為格魯門創造了十五億美元的收益。
后世搞醫療改革敢動保險業,可他敢動醫藥業嗎?醫藥集團在未來,早就成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政治集團啦。就連大名鼎鼎的軍工復合體,也只能是對外牛皮哄哄,國內影響力遠落后與醫藥集團。
為什么?因為醫藥集團在美國真是太好賺了。其他行業就算有專利。也要根據反壟斷法搞出來一個競爭者。可醫藥行業,美國法律卻是鼓勵壟斷的,七年專營權,fda的高門檻,原創藥、仿制藥之間的貓膩……
胡文海在制造業搞個百億美元的收購案,就能上沃頓商學院的課本了。但在醫藥行業,百億美元的收購,不過是平平常常的事情。由此可見,醫藥巨頭們是多么的財大氣粗。
而偉哥的出現,則是讓輝瑞走上世界醫藥巨頭巔峰的奇跡產品。如今落到格魯門的頭上。未來“錢景”何止看好,簡直看不見能好到什么程度。
格魯門上下。都是蠢蠢欲動。造飛機什么的,實在是風險大又麻煩,哪有制藥好?
要不然干脆轉型去搞制藥的聲音,今年開始在格魯門的股東中竟然很有市場,真是讓人有些囧囧有神。
和格魯門的問題一樣,摩托羅拉也有些不務正業的趨勢。
摩托羅拉在水鋰電生意上也嘗到了甜頭,一年總利潤二十億美元啊。摩托羅拉1985年收入的五分之一,靠的就是異株湖公司的分紅。三代水鋰電未來的市場會有多大,摩托羅拉同樣是看不到盡頭。如果真能達到理論數據,取代內燃機都不是不可能。
摩托羅拉的本行車載電子和單片機,同樣要面對艱苦的競爭,技術上稍落人后就要吃虧。哪有水鋰電來的輕巧愜意,從新科公司進口轉手就賺兩倍利潤,差不多可以夠得上“踐踏一切人間法律”的級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