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上報紙、上新聞那可是極為拉風的待遇。
但是新科的尷尬在于——它是一家私企,別說各地省市級的宣傳部了,就是開出來的介紹信也是白扯。
所以一旦新科公司明確拒絕采訪,這些記者們就完全抓瞎了。就算是隱約摸到一點內幕的,不管是f-14引進還是七十億項目,哪個記者敢亂打聽?
眼巴巴的等著繡城宣傳部安排官方采訪,但記者們等了小一個星期,結果最后發現新科公司根本沒有接受采訪的計劃,這還有不炸鍋的?
眼看著面臨偃旗息鼓、打道回府命運的記者們,干脆串聯了一下。繡城里幾百號記者約了個時間,就浩浩蕩蕩的殺了過來。
“胡總,你看怎么辦?是讓人把這些記者趕走,還是……”
秦凱有些疑惑胡文海為什么不愿意接受媒體采訪,畢竟都已經選擇了站到臺前,再假裝沒有這個事情未免就有些不干不脆了。
他怎么知道,胡文海心里這些記者和洪水猛獸都差不多。不接受采訪,到底這些人還不敢亂說。可要是接受采訪的時候說了什么有歧義的話,只不定被他們歪曲成什么樣子呢。
“直接趕走?”胡文海對這個提議還是頗為動心的,然而再仔細想想這么干的話,說不定轉頭記者們不一定要寫出什么來。
但是接受采訪,貌似是更糟糕的選擇啊!
采訪的時候,記者要是問:新科公司的成功和政府的支持有關系嗎?
胡文海要說有,轉頭記者就能寫一篇《骯臟的交易,新科公司成功來自政府支持?改革公平令人擔憂》。
他要是說沒有,記者筆鋒一轉,又是一篇報道《新科公司成功與政府無關,僵化的體制被狠狠打臉》。
若是干脆閉嘴不言,恐怕結果更糟,轉天報紙上就是《新科公司的成功諱莫如深,背后究竟有什么黑暗內幕?》。
如果把這個問題推給政府,也一樣不會有一句好話《面對輿論監督,新科公司百般推諉,私營旗手竟然是官僚做派!》。
這根本就是怎么做都是錯,所以胡文海才會干脆不給記者一點機會。沒有被采訪到時候宣傳上出了偏差,說到底不是他的責任!
可再怎么說,直接趕走在操作上手法都太粗糙了!
“不行,還是不要搞的這么僵硬。”胡文海摸著下巴沉思片刻,皺眉道:“反正距離中午下班還有兩個小時,這段時間先晾著他們,我再籌劃一下。”
秦凱有些詫異胡文海的態度,不過還是點頭道:“好的胡總,那我讓人給他們送點水過去吧,這外面的太陽可不小。”
“行。”
等秦凱出去了,胡文海坐在椅子上想了半天,這才拿起電話撥打起一個號碼來。
……
新科工廠的大門外,少說兩百多個記者三三兩兩的或者躲在樹下、或者躲在墻角,說話的聲音都輕聲輕語的。
“這新科公司……”
“哎,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