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海的目光向西,歐洲恐怕沒有什么好機會,畢竟是老歐洲,技術底蘊還是有的。不過和羅爾斯羅伊斯的接觸也要盡快開始,說起來,吳仲華吳老的事情也要抓緊了,得盡快讓他去檢查身體。
和羅羅的談判,少了他可是不行。
除此之外,國內化工業引進的各種成套設備,也是燃氣輪機最大的市場。在大化肥項目和大化工項目里,聯合發電、氣體回收和壓縮機驅動,這都少不了燃氣輪機的身影。
八十年代正是國內引進項目的高峰,從西方國家引進了不少“先進”的大化工項目,這方面或許可以插一手?
然而這些項目都是成套引進,要搞也不是短時間內能搞出來的。是個發展方向,但還要從長計議。
胡文海有些遺憾的搖搖頭,目光再從歐洲移開。
非洲。
非洲的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然而現在還不是時候。蘇東坡之前,窮的一比,國內也沒有剩余資本可以輸出,開發非洲這種副本還得至少再等十年。
中東是個好地方,人傻、錢多,等伊拉克用中國體系打幾場勝仗,不愁中國貨打不開中東市場,所以祈禱薩達姆同志能給力點吧。
中東暫時掠過,等待時間檢驗。
東歐——蘇聯。
也不知道尤利婭怎么樣了。
目光移到黑海北方,胡文海的內心不由柔軟了起來。自己這輩子第一個女人和女兒,未來可能就生活在這片土地啊。
對蘇貿易。
倒爺!這個名詞突然出現在胡文海的腦海里。
九十年代因為到蘇聯倒賣中國輕工業品而暴富的一群人,這讓他突然眼前一亮。對蘇貿易絕對是一個來錢的好路子,當然,蘇聯不會對中國生產的航空發動機感興趣,但它們對輕工業品和食品,那就是一個無底洞。
輕工業品換重工業品給國內工業體系升級,這可是一筆好買賣。
羽絨服貿易,胡文海用筆在地圖上畫了兩條線,一條跨越整個歐亞大陸島,從中國南方出發經過東南亞、印度洋,過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最終在黑海沿岸登陸。
另一條線則是從東北北上,過滿洲里到俄羅斯遠東,走歐亞大陸橋到蘇聯的歐洲部分。
當然,還有第三條路,也就是后世的所謂,從西部到小巴可以選擇出海,也可以經過哈薩克斯坦北上。
不過第三條路線以后世中國的國力都是一個艱巨挑戰,胡文海干脆下意識的就pass掉了。
對蘇貿易有前途,要抓緊機會趕快搞起來。但是,它仍然不是胡文海要尋找的商機,熊貓國產化項目,必須找到一個有利可圖的項目來推動才行。
他的目光幾乎掠過了歐亞大陸島的大半部分地區,最終,目光來到了亞洲部分……
胡文海突然一拍腦袋,冷不丁的一個激靈!
“我傻了!”
他大喊一聲,突然振奮的站起身來。
第二百三十章改裝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