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的高層當然不會有蠢人,只不過之前是從ibm現有業務的角度出發,覺得這樣的體系也沒什么不好。
但是如果跳出各自的利益,從ibm行業老大的角度出發,就會發現這種體系分明是在扼殺計算機行業的發展。
最致命的是兩三年一次的pc盛宴,變成五到十年的服務器換代,這對ibm來說就絕對無法忍受。個人購買pc并非全然理性,畢竟是個體消費者。而公司購買服務器,往往就會比個人電腦難賣的多,也要斤斤計較的多。
同樣的投入,顯然個人電腦能夠產生的利潤遠大于走量的商業采購。哪怕賺的錢是一樣的,任何公司也都會選擇更短的資金周轉周期。
這么搞下來,也許連摩爾定律都能扔到垃圾堆里去了。計算機行業的制程換代速度將從兩年一代變成五年一代,因為你五年才可能有換代的需求啊。
ibm是絕不可能坐視這種事情發生的。
“我能說一句嗎?”
ibm同樣有負責網絡技術開發的部門,卡特就是網絡技術開發部的主管,他被特別要求必須參加這個會議。
“我認為我們暫時不必太過擔心,這個體系的技術現在還不具備。使用的大型機服務器定制很麻煩,終端到服務器的數據傳輸也不成熟,軟件方面也沒有可用的成熟方案。最重要的是,要想鋪設這種計算機體系的服務網絡需要極大的資本投入,萊昂納德夫婦的思科公司,應該沒有這個資本吧?”
“哦,我手上的資料顯示,去年到現在思科公司的盈利只是可憐的十萬美元。”公關部凱倫拿出數據,支持了卡特的說法。
“這么說這應該是思科公司的一次自我炒作,借著對抗行業領先者來打悲情牌?”
“不能排除這種可能。”凱倫點頭。
“根據abc電視網傳過來的消息,這次的廣告是凱爾凱夫廣告公司投放的。他們用手上那部《中國人的一天》紀錄片作為籌碼,換得了abc電視網的同意。”
“中國人的一天?這和中國人有什么關系?”
會議室里某個不過腦子的人,脫口而出道:“中國人的陰謀?”
“哈哈哈哈——”
在座所有人都齊聲笑了起來,就連說這話的人自己,也羞愧的低下了頭。
就憑中國人,怎么可能嘛!
現在是中美蜜月期不假,但中國人敢做出這種給資本上眼藥的事情,難道他們是活膩了?
再說以中國人的技術就算思科這個系統搞起來了,對他們有什么好處?整個市場就算倒向思科,也是美國企業內部的洗牌,不可能有中國企業參與進來的機會。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中國人吃多撐到了,自己給自己樹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