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的國土面積,要想鋪設一條覆蓋全國的通信網絡,沒有2000億以上的資本,根本就是想也不要想。
新科,距離這樣的資本規模,仍然還是差了很多。何況這甚至不是錢的問題,在中國要做這么大的工程,沒有官方支持是不可想象的。
胡文海點頭,洗耳聆聽:“哦,那你打算團結哪些力量?”
“電子工業部、鐵道部、郵電部、電力部,這些部委的力量是胡總已經打好的基礎,但是我必須說,光有上面的支持還是不夠的。部委只能出政策、出資本,但落到實際上的時候,還是要依靠項目當地的力量。所以我認為,我們要依靠鐵通、支持鐵通公司和電信打擂臺,只有在競爭的過程中才能最快的推進國內的信息產業。對鐵通公司來說,因為它是后來者,本身包袱就很小,所以可以采取一些比較激進的策略。比如說,與地方合營。”
胡文海難得沒有贊同孟正峰的話,反而是皺起了眉頭。因為從他的話里,有一個熟悉的名詞闖進了胡文海的腦海。
中中外。
早年聯通曾經采用的方式,就是因為聯通手里沒錢,于是大量的與地方進行合資推進網絡建設。
然而地方上同樣沒有那么多錢投入,這時候很多早就眼饞中國通信行業的外國公司看到了機會。他們先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企業,然后由合資企業再與聯通合資成立各地子公司,這樣就規避了中國法律要求通信行業不得有外資進入的條款。
這種打擦邊球的方式無疑是飲鴆止渴,最后聯通為了上市必須清理“中中外”形成的合資企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資金收購回外資掌握的股份。
但是面對中國通信市場這么一塊大蛋糕,外資又怎么可能輕易放手?聯通因此,將上市獲得的紅利被外資狠狠的割了一塊肉,不得不將一大筆上市后能夠大量變現的認股權證拱手送出。
胡文海決定提醒一下孟正峰,他沉吟片刻之后說道:“但是你想過沒有,通信行業雖然盈利能力不錯,但地方上未必有錢。一旦地方上引進其他投資者,很可能帶來不可預料的變數。”
孟正峰突然笑了起來,自信的點了點頭,這讓胡文海對他真的有些另眼相看了。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實際地方上確實有可能拿不出這筆錢來。我的想法是,新科集團與鐵通和地方政府三家合作。新科集團提供設備,鐵通提供運營,地方政府可以以未來分紅入股。”
“未來分紅入股?”胡文海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孟正峰,等著他的解釋。
“地方政府可能沒錢,但各地銀行是肯定有錢的。”孟正峰胸有成竹的說道:“只要我們先把公司建立起來,比如說在注冊過程中新科提供價值三百萬的設備,鐵通公司投入三百萬的運營資源,地方政府則提供未來三百萬分紅的資本投入。這樣一來,公司的注冊資本就是九百萬了。以九百萬的公司向當地銀行貸款,再借出三百萬給當地政府作為投入的資本。地方政府不需要實際出資,等到分紅還完這三百萬,就可以從地方子公司手里獲得收益。”
“哦,這樣做理論上倒是可以的。”胡文海還沒有想的太多,但是直覺上感覺這個運作模式真是奧妙無窮。
與地方政府合作,從地方上的銀行貸款出來,這確實是一步好棋。這孟正峰,看來說不定還是個太祖的粉絲。
前面是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后面就來一手農村包圍城市,通過螞蟻啃大象來解決資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