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并不是太可能……
胡文海這個方案的最大特色,就是把原本用于f-14的鳳凰導彈,改進成了用于艦隊區域防空的海鳳凰。然后又把海鳳凰搬到了陸地上,結合荷蘭的守門員近防炮系統,形成遠中近的梯次防空體系。
這套系統的關鍵,就在于鳳凰導彈的通用化。那么鳳凰導彈是誰的產品呢?答案就是雷神和休斯這兩家公司的產品。休斯公司是鳳凰導彈的主承包商,雷神公司則設計了它的電子系統。
換句話說,胡文海的這個方案,本來就是在從這兩家公司嘴里搶肉吃。
鳳凰導彈增加一個陸地發射程序,這對休斯公司來說,甚至可以說是一丁點技術難度都沒有。這么一個現成的方案,憑什么要讓中國企業大把賺錢,而原版廠商卻要在旁邊看著眼饞?
至于說中工企業生產成本更低……
對不起,這個恐怕還真不太容易。休斯公司從1974年開始生產鳳凰導彈,十三年的時間里已經生產了多少枚導彈?這個數據只有休斯公司自己知道。
但有一點,休斯公司在規模效益上一定已經做到了極致。
可對于中工企業來說,鳳凰導彈卻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產品。國內要建立新的生產線,還要克服早期的成品率問題,導彈的雷達更是不那么容易生產。導彈這種產品,恐怕很難通過降低人工成本而獲得競爭優勢。
所以只要休斯公司想壓低售價,中工企業未必就能拼得過對方。合作共贏的基礎,也就蕩然無存了。
除非中工企業愿意把自己放到從屬附庸的位置,賺上一些并不比手工費多多少的代工差額。
而科威特對美國人來說,又不像伊拉克那么桀驁不馴和親近蘇聯。不能出售給伊拉克的c3i,卻是可以對科威特和沙特這些堅定盟友放心的。
休斯和雷神公司完全可以拿著胡文海的方案,只需要把中文翻譯成英語,這筆生意根本沒有中國企業插足的余地。
怎么辦?硬的不行,軟的也不行。
胡文海的能力,并不比為高層的其他智囊們更強。他的優勢,在于他的見識和對未來的洞察力。
但問題是,他曾經經歷過的未來,或許能夠將軍工武器的數據姍姍到來,但卻極難對軍火交易的內幕有所了解。
在這個領域,他的能力并不比其他人更強。或者甚至可以說,他連這個領域的真正專業人士還差的很遠。
對于國家大勢,他或許能夠一針見血、針砭時弊。但要說國家大勢是如何形成,私下里經過了多少交易和妥協,這就更不是他能夠知道的了。
雷神和休斯這兩家公司,他實在是有些老鼠拉龜——無從下手。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太陽已經把天邊染紅成了一片火燒云,胡文海仍然是一籌莫展。對于重生以來一帆風順的他來說,這樣的經歷還是第一次。
“胡總,要不要吃點晚飯。招待所的同志送過來的,我讓他們把飯放下先回去了。”
冷不丁的,外面秦凱敲響了他的房門,有些擔憂的隔著門大聲問道。
胡文海摸了摸肚子,恰巧這時竟然腹中咕嚕嚕的響了起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從中午到現在,竟然是米水未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