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和水鋰電是兩條技術路線,在技術上完全沒有涉及到杜邦公司手中的專利。”胡文海回答的斬釘截鐵。
“這個么,我想胡先生可以和杜邦法務部門進行交涉。究竟是否如此,還需要美國專利法庭的審判。”
亨特杜邦打定了主意,如果不能掌握鋰聚合物電池技術,那就毀了它!杜邦能夠用的手段很多,漫無休止的訴訟是財團最為喜歡的方式。高額年資供養的大律師們,也最喜歡這種專利官司。因為這意味著漫長的訴訟過程和龐雜的資料準備。打上五年、十年,這就意味著一家律師事務所捧上了金飯碗。
等到判決結果出來,說不定三代水鋰電的問題也已經解決了。
這是最糟糕的選擇,不過亨特杜邦必須表現出自己不會吝嗇于做出這樣的決定來才行。因為他的真正目的,絕非如此。
“當然,杜邦和新科公司并不一定非要走上這條道路。”亨特杜邦做出虛偽的和氣面目來:“聽說胡先生在尋找與休斯公司溝通的渠道,作為合作伙伴,杜邦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杜邦能說服休斯公司停止向科威特施加壓力?”胡文海有些驚訝,干脆利落的點頭道:“如果杜邦能說服休斯公司,在鋰電池技術上我可以讓步。”
“呃——”
亨特杜邦有些尷尬的猶豫了一陣,最后不得不說道:“這恐怕不行,能否說服休斯公司退出,只能是你們自己努力。杜邦能做的,就是在你們雙方之間搭建一個對話的平臺。”
“那不需要。”胡文海語氣信誓旦旦:“不需要多少時間,休斯公司會自己找上門來的。”
“這真遺憾。”亨特杜邦居高臨下,語帶威脅:“休斯公司可完全沒有必要與你們見面,談和那就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了。”
杜邦財團在美國軍工復合體中也算是中流砥柱,自身對國際軍火市場的情報甚至絲毫不會比美國政府的嗅覺差上多少。中國在科威特開發的項目根本瞞不住有心人的調查,不管是伊拉克還是科威特,對美國人來說基本都被滲透的和篩子差不多。
胡文海這次到美國的目的,對這些高層的相關人士來說根本不是秘密。
正如亨特杜邦所說,休斯公司根本不想和中國就科威特的問題進行談判,以至于胡文海到美國來了這么久,甚至連一個警告都沒有收到——休斯公司,完全是把中方當透明人了。
或者換句話說,休斯公司根本沒有把胡文海當做是談判對手。除非是中國官方出面協調,否則休斯公司確實有這個底氣不需要表現的太過熱情。但問題是如果中方官方出面,哪怕拋開政治和外交問題不談,國內恐怕就要先割下一大塊肉來喂給休斯公司這個禿鷲。
不說別的,休斯公司對國內始終不曾放棄對aim-54的仿制就相當不滿。f14戰斗機的導彈等配件,每年至少有四、五千萬美元的生意。如果中方仿制成功,休斯公司的損失恐怕是小不了。
真要讓官方出面,中國能不能拿下科威特的項目不好說,至少aim-54的仿制肯定會受到阻力。
如果杜邦能夠說服休斯在私下里與代表國內的胡文海進行談判,至少aim-54的仿制就不會被放到桌面上來討論了。
但胡文海的表現,似乎對于休斯公司的接觸并不擔心,信心十足的說道:“休斯公司是否會與我接觸,就不勞動亨特先生擔心了。最晚一個月的時間,我想就會有一個結果。”
“既然如此,一個月以后我會再來。”亨特杜邦干脆的抬腿便走,走出幾步之后突然回過頭來,上下打量著胡文海:“胡先生的打算,不會是想要在股市上對休斯公司進行阻擊吧?”
“這個么,就請亨特先生自行判斷了。”胡文海神秘的笑了笑,端起酒杯自顧自的品嘗起來:“人生就像這杯酒,不親自嘗試一下,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酒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