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zw,最快更新帝國玩具最新章節!
山諾的一番話,讓執掌科威特這個小國的薩巴赫首相陷入了沉默。
此時的中東,還并不是三十年后的中東。科威特的街道上,到處是衣著靚麗的女人,時髦而開放。男人們雖然工作上不太有動力,但至少是愿意接受現代社會觀念的。
伊朗的宗教革命或者叫原教旨逆流,雖然威脅著中東局面的穩定,但這也正是其他國家傾盡力量支持伊拉克的原因。
簡單的說,八十年代的中東還并不完全是美國的自留地,衰退的蘇聯在這個地區仍然擁有天然的影響力。薩巴赫首相作為科威特的國家首腦,當然不會甘心只做一個美國的附庸。
確實,如同山諾所說。中國和伊拉克、科威特三國合作項目,是科威特和伊拉克這些中東國家難得的機遇。
哪怕三國聯合開發只是一個幌子,中方就算把研發項目的一部分崗位向伊拉克和科威特兩國開放,兩國也沒有足夠的研發人員能夠填進去。
但在項目完成之后,中方許諾向伊拉克和科威特兩方轉移技術,這個誘惑就太大了。
雖然兩國的工業不足以支撐他們實現完全100%的自產,但哪怕是獲得這套系統的組裝能力,對兩國來說也已經是相當驚人的突破。
這樣的突破,伊、科兩國永遠不可能指望西方國家。
西方軍火商只會向他們出售閹割版的成品武器,甚至恨不得連操作武器的人都是從西方國家雇傭的。
轉移武器生產技術?這種事情想都不要想。
只有中國,才能拿出這樣的條件。雖然不是現貨,但薩達姆或者薩巴赫都不會懷疑,中國能不能完成這個項目。
價格便宜,條件動人,這樣的項目科威特怎么會不想參與?
但科威特有自己的政治立場,更不可能對抗美國的壓力。項目再好,美國人不松口,科威特能做的也是有限。
即使是堂堂科威特首相薩巴赫,很多時候也不能憑借自己的心意來決定國際事務。
在科威特國內或許他的話能夠一言九鼎,但是可惜一旦問題涉及到國際事務、涉及到美國,他就只能謹小慎微的權衡利弊了。
山諾如果面對的是一個雄才大略的霸主,或許還可能咬牙扛下美國人的干涉,為國家的獨立自主爭取一個機會。可惜,就連“天可汗”埃爾多安,當年也沒頂住美國的壓力,放棄了性能和價格都更優秀的紅旗九,轉過頭去熱臉抱美國人的冷屁股。
當然,公道的說,當年埃爾多安也不是真心想買紅旗九,只不過是雞賊的想借著中國進場向美俄兩國壓價而已。
可惜后來中國看出了土雞的這點小算盤,干脆就掀了桌子。打了一手好算盤的埃爾多安,不得不回頭面對徹底沒有了競爭者的愛國者一家獨標,苦果都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了。
當年埃爾多安這么煞費苦心,轉了這么多的腦筋,是為了什么?就是為了今天科威特人面臨的局面——技術轉讓。